39健康

病毒感染为何引起哮喘?

  众所周知,普通感冒和呼吸道感染是儿童哮喘最常见的触发因素,而病毒引起的上、下呼吸道感染在儿童中约占85%,并且经常可以遇到由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诱发一些已经达到良好控制哮喘患儿的病情明显加重,部分患儿甚至出现哮喘持续状态而需要住院治疗。

  病毒感染因何引起哮喘

  从上可见,呼吸道病毒感染在支气管哮喘发生和急性发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呼吸道病毒感染为什么能引起哮喘的发作呢?

  1、呼吸道病毒不仅可作为感染源,也可作为过敏原,诱发机体产生特异性IgE,这种病毒特异性IgE长期停留在呼吸道粘膜的肥大细胞上,和再次入侵的过敏原发生变态反应,从而增加了炎性介质的释放和趋化,引起气道平滑肌收缩,诱发哮喘。

  2、呼吸道病毒感染可引起β2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功能降低,同时还可增加气道胆碱能神经的敏感性,从而使气道反应性增加并诱发哮喘。

  3、呼吸道病毒感染可直接破坏与气道紧密相连的上皮细胞,使气道上皮通透性增加、气道内的感觉神经末梢暴露,气道上皮的保护作用丧失,气道内炎性介质的释放增加,从而诱发气道高反应性和哮喘。

  4、呼吸道病毒感染后还可以使患儿气道紧密相连的上皮细胞的间距增宽,从而使外界其他过敏原乘虚而入引起气道慢性炎症,导致患儿的小气道阻塞和气道反应性明显增高进而发生喘鸣。因此,具有过敏体质的儿童更容易发生病毒介导的气道疾病。

  病毒感染诱发的哮喘常常起病较急,病初可见喷嚏、流涕、咽痛、发热、咳嗽,继而出现气急、呼气性呼吸困难等哮喘急性发作的症状,在肺部听诊可闻及明显的哮鸣音。其中部分不典型患儿仅表现为久咳不愈,尤其在夜间、清晨或活动、哭吵后更为严重。如果对这部分不典型哮喘患儿不及时明确诊断,往往导致患儿四处就医,病程很长,也是造成儿童慢性咳嗽的原因之一。

  哮喘发作的治疗

  哮喘的治疗原则为:急性发作时采用多种措施缓解支气管痉挛,改善肺通气功能,控制感染。

  对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主要包括吸支气管扩张药和皮质类固醇。所用药物种类和剂量取决于哮喘发作的严重性。这些治疗措施对免疫性和非免疫性哮喘都是有效的。

  平喘药物主要包括两大类,即拟交感胺类和共碱类。

  1、常用似交感胺类药物 急性发作时应首选β2受体兴奋剂之气雾剂,因其奏效迅速,用量少,副作用亦少。目前常用剂型为定量型喷雾器,其与雾化器给药一样既可治疗哮喘急性发作也可用于维持治疗。最近,国外又发明了粉型气雾剂和“碟式吸纳器(旋达碟)”,不但提高了吸入疗法的疗效,又避免了MDI中含有氟利昂的刺激和对空气的污染。对重症哮喘亦可用雾化吸入法。

  2、茶碱类药物是最常用的支气管扩张剂。临床应用的氨茶碱,为茶碱乙二胺复盐(含茶碱80%~85%)。急性发作者,如口服无效,可由静脉注入,首次剂量为 4~5mg/kg(负荷量),以5%~10%葡萄糖液稀释,在30分钟内缓慢注入。如已采用氨茶碱治疗(在6小时内),应将剂量减半。以后可给予维持量。 1~9岁小儿,可选择氨茶碱静点0。6~。9mg/kg·h,有条件时应测氨茶碱血浓度,治疗哮喘的有效血浓度为10~20μg/ml。一般用药为每次 4~5mg/kg,每6~8小时给药1次。有条件的单位应监测氨茶碱血浓度的峰值与谷值,寻找最佳投药方案。病情稳定后,可每隔2~3月监测浓度1次。

  3、抗胆碱能药 主要有异丙托品和东莨菪碱。

  4、α受体阻滞剂 国内常用制剂为酚妥拉明。

  如何预防呼吸道病毒感染

  预防呼吸道病毒感染需注意居室光照、通气,保持室内适宜的温湿度;加强营养,多饮开水,增强机体抵抗力;少到人群密集的场合,减少交叉感染;注意防止托幼机构、学校及家庭中流感局部流行。另外预防病毒性呼吸道感染还需加强体育锻炼、提倡母乳喂养,防治佝偻病及营养紊乱等疾病。

  当前仅有流感病毒和RSV(呼吸道合胞病毒)能够有效地加以预防。大家公认流感疫苗是最有效的抗击流感病毒感染的公共健康手段。抗病毒药物能与流感疫苗协同使用,但不能替代流感疫苗。至今尚无抗RSV的疫苗,但有两种可预防的手段:静脉应用的RSV免疫球蛋白和人工合成的单克隆抗RSV抗体。在≤7月的小婴儿或有过敏家族史的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使用上述生物制剂,可有效控制或预防该病毒感染。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对病毒感染诱发的喘息有一些短期效应,但不能阻止哮喘病情的进展。

  抗病毒药如病毒唑、利巴韦林气雾剂(信韦林)、中药双黄连、板蓝根等可用于防治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尤其是利巴韦林气雾剂是广谱抗病毒药物,在体内外对DNA、RNA病毒均可抑制其复制,在临床应用中,作用比较显著。利巴韦林气雾剂对儿童和体质较弱的老人使用比较方便,副作用小,除了治疗病毒性感冒,同时能有效地预防病毒感染,从而达到防治哮喘发作的目的。

(实习编辑:黄秀杰)

2009-11-12 08:15:00浏览7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外科皮脂腺囊肿切除手术会推迟例假吗
外科皮脂腺囊肿切除手术一般不会推迟例假。不过,虽然手术本身不会推迟例假,但如果患者在术后出现精神过度紧张、焦虑等情绪变化,或者因术后疼痛、休息不好等因素,可能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对卵巢轴产生一定的间接影响,进而影响月经周期。首先,皮脂腺囊肿切除术是一种局部的小手术,主要是在局部麻醉下对皮肤表面的皮脂腺囊肿进行切除,手术范围局限于皮肤及皮下组织,不涉及到女性的生殖系统以及内分泌调节的关键器官。手术过程中对身体整体的生理功能影响较小,不会直接干扰女性体内激素的分泌和调节,因此通常不会对月经周期产生影响。其次,月经周期主要是由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来调节的,这一轴系通过分泌各种激素来控制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从而形成月经周期。皮脂腺囊肿切除手术既不会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等器官的功能,也不会改变激素的分泌水平和正常的反馈调节机制,所以从理论上来说,不会导致例假推迟。建议患者在术后要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精神过度紧张,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利于身体的恢复。如果出现月经推迟或其他月经异常情况,且排除了怀孕等其他因素,应及时就医,查明原因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庄谊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气管狭窄外科手术效果怎么样
气管狭窄外科手术的效果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可能较好,也可能不太好。对于考虑进行气管狭窄外科手术的患者,建议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疗团队和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评估和治疗。气管狭窄外科手术效果可能比较好。首先,对于一些由明确病因导致的局限性气管狭窄,如外伤、良性肿瘤等引起的,手术可以直接切除狭窄部位,然后进行端端吻合,能够迅速解除气道梗阻,恢复气管的正常形态和功能,从而显著改善患者的呼吸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其次,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术方式和器械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如采用微创技术进行气管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然而,气管狭窄外科手术效果也可能比较差。一方面,气管狭窄的原因多种多样,对于一些由复杂病因引起的广泛性气管狭窄,如气管软化症、长段气管瘢痕狭窄等,手术难度较大,可能无法完全切除狭窄段,或者切除后难以进行理想的重建,导致术后仍存在不同程度的气道梗阻,影响呼吸功能的恢复。另一方面,手术风险较高,气管周围有许多重要的血管、神经和脏器,手术过程中可能会损伤这些结构,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出血、气胸、喉返神经损伤等,这些并发症不仅会影响手术效果,还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术前要进行全面、详细的检查,包括气管CT、支气管镜等,以准确了解狭窄的部位、程度和病因,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术后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护理和康复,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李名钊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男性非淋性尿道炎的症状有什么
男性非淋性尿道炎的症状主要包括尿道分泌物异常、尿道刺激症状、排尿异常等。若症状不缓解或加剧,应及时就医处理。1、尿道分泌物异常:在发病初期,尿道可能会出现少量稀薄的分泌物,多为浆液性或黏液性,颜色一般为透明或淡黄色。随着病情发展,分泌物可能会增多,有时会在尿道口形成痂膜,尤其是在晨起时,尿道口可能会被少量分泌物封住,出现糊口现象。用手挤压尿道时,会有分泌物从尿道口溢出,分泌物可能会变得浑浊,甚至可能带有少量血丝。2、尿道刺激症状:尿道刺激症状是男性非淋性尿道炎的常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和尿痛。尿频表现为排尿次数增多,每次尿量减少。尿急表现为突然强烈的排尿欲望,难以控制。尿痛表现为排尿时尿道灼热感或刺痛感,可伴有尿道口疼痛。尿道刺激症状的程度与病情轻重相关,轻度患者症状轻微,重度患者症状明显。3、排尿异常:部分患者会出现排尿困难的症状,表现为排尿时尿流不畅,尿线变细,甚至可能出现尿滴沥的情况,即尿液不能连续成线,而是呈点滴状排出。部分患者会感觉尿道内有异物感,在排尿时这种感觉会更加明显,有时还可能伴有尿道瘙痒感。建议患者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尿道口清洁,勤换内裤,避免不洁性行为,减少感染风险。治疗期间要遵循医嘱,按时服药,不要自行停药或换药,确保治疗的规范性和完整性。同时,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防止交叉感染,性伴侣也应同时进行检查和治疗。此外,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多喝水,增加尿量,有助于冲洗尿道,促进病情恢复。
郑跃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流脓尿道炎一定是淋病吗
以流脓为表现的尿道炎,如果患者尿道分泌物涂片或培养发现淋病奈瑟菌,且有淋病患者接触史等典型表现,一般可确诊为淋病;但如果未检测到淋病奈瑟菌,可能是其他病原体感染所致,一般不是淋病。淋病是由淋病奈瑟菌引起的以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感染为主要表现的性传播疾病。当淋病奈瑟菌感染尿道后,会在尿道黏膜大量繁殖,引发炎症反应。淋病奈瑟菌会破坏尿道黏膜细胞,导致黏膜充血、水肿,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进而产生脓性分泌物,表现为流脓性尿道炎。此类患者常有不洁性接触史,且症状较为典型,除尿道流脓外,还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治疗淋病可遵医嘱使用头孢曲松、大观霉素等抗生素,抑制淋病奈瑟菌细胞壁的合成,达到杀菌的目的,从而缓解尿道炎症及流脓症状。除了淋病奈瑟菌以外,沙眼衣原体、生殖支原体、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等引起的非淋菌性尿道炎,也可出现尿道分泌物增多呈脓性。针对非淋菌性尿道炎,治疗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阿奇霉素、多西环素等药物,抑制病原体蛋白质合成,控制感染。建议患者日常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勤换内裤。另外,避免不洁性行为,正确使用安全套,可有效降低性传播疾病的感染风险。若发现尿道有异常分泌物或出现排尿不适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以便接受针对性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