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有一天中午,一位五岁左右的男孩,在母亲的陪伴下来到医院耳鼻喉科。母亲向医生焦虑地诉说孩子最近总是流又黄又臭的鼻涕。
但是,这个男孩并没有伤风感冒的迹象。于是医生便拿起鼻镜,观察孩子的鼻腔,结果发现鼻腔里有一块白色的异物。医生询问男孩是否曾向鼻孔内塞过什么东西。男孩看了他的母亲一眼,只是闭着嘴巴,面无表情地摇摇头。那神情明显是害怕被大人责骂,而故意隐瞒不说。
鼻腔内被塞入了某种异物是肯定的,孩子不敢说,一时之间还真不太容易分辨到底是什么异物。经过医生反复检查,终于发现原来异物是一颗黄豆。孩子的母亲也突然想起,前几天家里用黄豆烧菜时,孩子曾拿生黄豆玩。
因为只是一边鼻子被塞入了黄豆,未塞入黄豆的另一个鼻孔还可以呼吸,所以男孩忍着没有告诉父母。如果鼻孔两边都塞入了黄豆,可能孩子也忍不到现在。孩子鼻孔中的黄豆在吸收了鼻腔的水分后变软,涨大了不少,已开始在鼻腔中腐烂,刺激了鼻黏膜,直到流出臭鼻涕,并出现疼痛,孩子才哭着被母亲带到医院求诊。
其实,对于鼻子而言,常有诸如空气污染、尘土、花粉、细菌、动物毛等众多的“不速之客”前来侵犯。但其中最危险的“不速之客”,可能就是儿童在玩耍时,塞入鼻腔的豆类、玻璃球等玩具。
由于儿童好奇心强,当玩耍时发现玻璃球、滚珠、纽扣、小石块、花生米、果核、小玩具等等,大小刚好可以塞入自己的鼻孔内,便会将异物塞入鼻子。这其中以好奇心最强的3~5岁的儿童为最多,也就是幼儿园的儿童居多。真正到了小学阶段的儿童,由于已经具备了相当程度的判断能力,发生这种情况就会很少。
取出鼻腔异物看起来并不难,而事实上却非易事。而且,很多儿童在自己无法取出异物时,往往害怕家长责备,隐瞒不敢说,最后导致鼻腔异物症状恶化。
鼻腔异物与中耳炎和鼻出血并列,是夜间耳鼻喉科急诊病例的三大原因之一。
医生最先使用一种类似于剪刀形状的钳子,插入男孩的鼻腔内,想要夹出黄豆。但是,男孩因为害怕和疼痛,一边哭闹,一边挣扎,拒绝医生的治疗,最后只得让孩子的母亲和护士帮忙,将男孩强行固定住。钳子夹到了东西,但仔细一看,钳子夹出来的只是黄豆周围被软化的表皮而已,而黄豆的本体依旧还滞留在鼻腔内。
有时如果塞入鼻腔的异物较小,异物可能会逐渐移动到鼻腔的顶部,然后掉落到咽部而被吐出来。但这个男孩鼻腔中的黄豆膨胀得太大,被鼻腔黏膜的皱褶卡住,不可能掉落到咽部排出,即使从鼻腔前方的也不太容易出来。同时,由于鼻腔中富有动脉血管,在夹异物时,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导致血管受伤而大出血。到那时鼻血会像喷泉般涌出,致使看不到异物本身,操作就会更加困难。
医生在尽量避免伤到鼻黏膜的情况下,小心翼翼,才取出了男孩鼻腔中的黄豆。
已经软化了的黄豆已很难取出,如果是光滑圆形的玻璃球,就更难取出了。由于鼻腔分泌物会使玻璃球更加光滑,用金属钳子很难夹住,有时可能会反而把玻璃球推进鼻腔深处。甚至如果异物的大小恰好与鼻腔大小相同,则钳子的尖部是无法插入鼻腔的,这时,千万不能用钳子去夹取。
通常情况下,在孩子鼻腔有异物进入时,可采用以下三种方法进行处理:
一是压住没有异物一侧的鼻孔,用擤鼻子,这样可以借助空气的压力,将异物擤出来。
二是捻一条纸条刺激鼻腔黏膜,使其打喷嚏,往往能将异物喷出来。
三是在吃饭时,因为说话或咳嗽,偶尔会使饭粒从鼻后孔进入鼻腔。这时,如果用力擤鼻仍然无法从前鼻孔擤出来时,可反其道而行之,即用力从鼻孔吸气,反饭粒及吸到口腔再吐出来。
当然,在发现鼻腔异物后,最好能及时将孩子送医院诊治。因为上述的方法也并非肯定可行,即便异物已经取出,也需要医生进一步检查,看看异物是否还有残留,鼻腔黏膜是否受损,以便进行更妥善的处理。
除了鼻腔异物对鼻子造成较大的威胁外,目前,某些环境因素对鼻子的危害也日趋严重,也就是说,变应性鼻炎的患者也有明显上升趋势。变应性鼻炎以前又叫过敏性鼻炎,是全身变态反应在鼻腔黏膜的局部表现,其主要诱发原因就是某些环境因素对人体的刺激。
现在,环顾我们周围的环境,就会发现许多危害鼻子的“不速之客”。例如,在门窗紧闭的居家环境,或者铺着地毯的地板,为了使用空调而很少开窗的办公环境等等。密封性高的铝合金门窗,本来就不太适合湿度高的生活环境,因为容易造成壁柜、地毯等滋生细菌,而污染室内空气,还有因冷暖空调过度作用,导致室内太干燥,而刺激鼻腔黏膜,这些都可能诱发变应性鼻炎。
此外,目前的空气污染也是导致变应性鼻炎的一个重大原因,比如说汽车排放的废气。花粉与鼻病也有关系,也就是说,花粉性鼻炎不仅仅是以花粉传播为诱发原因,还有可能与空气中的“复合污染”有关系。
目前有资料显示,儿童患上变应性鼻炎的比率是空气污染区域14.1%,中间区域3.6%,非空气污染区域3.4%。可见,空气污染与变应性鼻炎关系密切。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对于变应性鼻炎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仅能做到减少发作和减轻症状,主要是对症状处理或进行脱敏疗法。因此,我们只能尽量找出诱发此病的变应源,并且设法避免接触这些“不速之客”才是上策。
(实习编辑:黄秀杰)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精神科
主任医师
广州市儿童医院 内科
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医医院 儿科
主任医师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儿科
主任医师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儿科
二级 综合医院 公立
麦盖提县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龙里县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古翠路234号
二级 中医医院 公立
巩义市人民西路117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机场路1128号
二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乳山市新华街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