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如何早发现听力下降?

  听力下降信号,如何早发现

  除了儿童外,婴幼儿也同样存在听力的问题。只是由于婴幼儿不会诉说,家长更难以发现,甚至有部分病儿直到两岁以后仍不会讲话,家长带来医院检查才发现病因。那么,在生活中如何发现婴幼儿存在听力异常呢?

  :听力筛查是一个重要的手段,每一个出生婴儿都应该作一个听力筛查,这样可以及早发现先天性的听力异常。出生后有先天性畸形的病儿,如先天性唇腭裂,应常规作全面的听力检查。当宝宝四个月大时,如果仍然不会追声,应该带其看看耳鼻喉科医生。如果小孩超过一岁零八个月仍然不会说话,更需要作全面的听力检杏。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或老师多些--注意小孩的言行,是可以从中发现一些情况的,这对早期发现听力异常很有帮助。例如,小孩都四个月大了,仍不见对声音有定向反应,或突然间出现很大的声音如用力关门声,而小孩却一点反应都没有。

  :年龄稍大的儿童对叫唤声反应欠佳,或在通常的环境下看电视时要加大音量;上课不专心,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也要看看是否由于听力下降引起的。

  :观察小孩听电话或打手机,如平时都是两只耳朵轮流听的,但近一段时间以来,却只用一侧耳朵去听。当出现这些情况之一,应带小孩去看耳鼻喉科医生。

  识别听力杀手,有效防治

  传导性耳聋,是由于外耳和(或)中耳病变的阻碍,使到达内耳的声能减弱,从而引起听力减退者,预后多良好。如渗出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双耳耵聍栓塞等。

  渗出性中耳炎主要症状是听力减退,可伴耳鸣或耳痛,通常合并有鼻炎、鼻窦炎腺样体肥大等疾病。听力下降多缓慢出现,时好时坏,耳鸣或耳痛可间断出现,擤鼻时可有突然间被东西堵塞耳朵,或听力突然间提高的感觉。这种疾病导致的听力障碍如得不到及时处理,会逐渐加重,就像上文提到的那个十来岁小女孩。若在起病初期通过药物结合物理治疗,多可治愈,后期则多需要手术治疗。

  急性中耳炎主要以耳痛为主,可导致较大的病儿夜不能寐,较小的病儿表现为感冒期间或感冒好转后几日出现夜间哭闹。这种疾病导致的听力障碍,多为暂时性的,随着疾病的好转,多可痊愈。

  双耳耵聍栓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耳屎堵塞外耳道,它导致的听力下降多是缓慢出现,多数无耳痛等不适症状,用小手电筒检查即可发现。治疗就是取出耵聍,不建议家长自行取出,因为笔者在门诊经常碰到家长帮小孩挖耳屎,导致外耳道或鼓膜外伤的例子。

  感音神经性耳聋,位于内耳听毛细胞、听神经或听觉中枢的病变。阻碍对声音的感受与分析,或影响声音信息的传递,由此引起听力障碍者。病儿预后欠佳,如通过治疗原发病、营养神经、高压疗等不见好转者。需考虑佩戴助听器。如药物性耳聋、突发性耳聋、先天性听力障碍等。

  药物性耳聋多见于边远地区或农村的儿童,常出现于注射氨基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之后。若有儿童使用上述药物后出现听力下降,或对大人叫唤声反应欠佳,应立即停药,并到县级以上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就诊治疗。

  突发性耳聋是突然出现的,多数为中、重度的听力下降,而且多数没有什么发病诱因。病儿可伴有头晕、呕吐等症状,年龄较大的病儿可自己诉说‘听力下降,年龄较小的病儿就需要家长留意其对声音的反应了。治疗关键是早期的正规治疗,通常起病一周内治疗,效果较好,半月后次之,一个月后再治疗,效果就不明显甚至无效。

  先天性听力障碍,首先要依靠听力筛查,其次是平时要注意病儿对声音的反应,若发现听力异常要积极检查,找出致病原因,再进行针对性治疗。经过干预,可以最大限度地不造成病儿的语言发育的影响。

  耳朵进水如何清除

  ·方法一

  头侧向一边,进水的耳朵朝下,上下跳动,通过振动把水排出。

  ·方法二

  进水的耳朵朝下,贴在温度较高的水泥地面或石头上。通过热胀冷缩的原理把水引出来。

  ·方法三

  如果家里有干净的棉花,可以用手把棉花搓成一条细长的“棉花棒”,伸进耳朵里去,吸干耳朵里的水,但注意不要使用棉签。因为有“硬物”,容易不慎导致耳朵损伤。

(实习编辑:黄秀杰)

2009-11-10 08:34:00浏览8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王霞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梅毒疹长什么样有哪些特征怎么治疗
在现代社会,梅毒作为一种性传播疾病,由于其初期症状不明显,可能被忽视,而梅毒疹的出现往往是患者寻求医疗帮助的触发点。让我们通过梅毒疹图片来了解这一病症。梅毒疹,是梅毒螺旋体在体内扩散引发的皮肤病变,通常在感染后6-8周至1年内出现。梅毒疹多为无痛性,可以出现在身体任何部位,常见于手掌、脚底、躯干和四肢,多呈对称分布。疹子主要包括:1.斑疹型梅毒疹:为红色、棕色或色素沉着玫瑰疹,红斑呈圆形,有时边缘可见领圈状脱屑;2.丘疹型梅毒疹:斑疹角质层增厚,向上凸起,表面粗糙,可伴有脱屑,表现有斑丘疹、丘疹、丘疹鳞屑性、环状、牛皮癣样等损害;3.黏膜斑:为黏膜损害,表现为光滑、肥厚、扁平,表面有轻度破损损害,覆有灰色薄膜,内含有大量梅毒螺旋体。梅毒疹的形态多样,可能与其它皮肤病如玫瑰糠疹、药物疹等混淆。因此,仅凭外观不能确定是否为梅毒,必须结合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避免性行为传播疾病,定期进行性病检查。如果你发现自己或伴侣出现疑似梅毒疹的皮肤变化,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详细检查和实验室检测,如血清学检测和暗视野显微镜检查。一旦确诊为梅毒,应遵医嘱进行规范的抗生素治疗,同时通知并检查性伴侣,以防止疾病传播。治疗期间应避免性行为,直到医生确认已完全治愈。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充足睡眠,适量运动,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妊娠合并梅毒对胎儿及婴幼儿的影响
妊娠合并梅毒对胎儿可造成流产、早产、胎儿发育异常等影响,如果不积极治疗,可能会对婴幼儿造成先天性梅毒症状、生长发育迟缓、听力障碍等影响。建议孕产妇及时就医,进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以及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等检查以明确诊断。一、对胎儿的影响:1、流产:梅毒螺旋体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引起胎盘血管炎,导致胎盘组织坏死、绒毛间隙血栓形成,使胎儿无法获取足够的营养和氧气,从而引发流产。2、早产: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可刺激子宫收缩,导致早产。早产儿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出生后容易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等多种并发症。3、胎儿发育异常:梅毒螺旋体侵犯胎儿,可影响其正常发育,导致胎儿发育迟缓,表现为胎儿双顶径、股骨长等生长指标低于同孕周胎儿。还可能造成胎儿先天畸形,如先天性心脏病、骨骼畸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等,严重影响胎儿出生后的生活质量。二、对婴幼儿的影响:1、先天性梅毒症状:婴幼儿出生后可能逐渐出现先天性梅毒的症状,如皮肤黏膜损害,表现为红斑、水疱、糜烂等;还可能出现骨膜炎、骨软骨炎等骨骼损害,导致肢体疼痛、假性瘫痪;还可能有梅毒性角膜炎,影响视力。2、生长发育迟缓:受梅毒感染影响,婴幼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可能出现体重增长缓慢、身高增长滞后等情况,智力发育也可能受到影响,导致认知、语言、运动等功能发育落后于正常婴幼儿。3、听力障碍:梅毒螺旋体可侵犯婴幼儿的听神经,导致听力受损。随着婴幼儿成长,可能表现出对声音反应不灵敏,严重时可发展为听力丧失。建议孕妇在孕前进行全面的梅毒筛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生活中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浴盆等物品。定期产检,密切监测胎儿发育情况。分娩后对新生儿也需进行梅毒相关检查和评估,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先天性梅毒。若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就医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感染梅毒有什么症状应该如何预防
梅毒是一种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主要包括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和潜伏期,症状主要有硬下疳、皮疹、痴呆等。一、梅毒的症状1.第一期(硬下疳期)感染后1-4周,会在感染部位(通常是生殖器、口腔或肛门)出现一个无痛的溃疡,即硬下疳。图片中,硬下疳通常为圆形,边缘清晰,底部平坦,表面干净,周围红肿。2.第二期(皮疹期)硬下疳消退后,约3-6周,梅毒进入第二阶段,出现全身性皮疹,图片中皮疹多为红色,不痛不痒,广泛分布于躯干、四肢,手掌和脚底也可能出现。3.第三期(晚期)若未治疗,梅毒可能进入晚期,影响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甚至导致视力障碍、麻痹、痴呆等严重后果。4.潜伏期皮疹消退后,梅毒进入潜伏期,可能数月甚至数年无症状,但病原体仍然存在,具有传染性。二、梅毒的预防与治疗1.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使用安全套。2.定期进行性病检查,尤其是有多个性伴侣或高风险行为的人群。3.若确诊梅毒,应遵医嘱接受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治疗期间避免性接触,以防传播。4.完成全程治疗后,定期复查以确保疾病已完全治愈。如果你发现身体有上述症状,或者担心自己可能接触过梅毒,不要拖延,及时去医院进行专业检查。早期发现和治疗梅毒,可以有效避免并发症,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