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如何让宝宝远离乙肝?

  在我国,乙型肝炎发病率很高,在某些地区,甚至有7%~10%的新生儿发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如果不做预防,乙型肝炎母亲所生的BB,90%可能变成携带者或慢性感染状态,往后可能发生慢性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和肝癌(尤其是男孩)。因此,乙肝的预防接种极其重要,是减少及最终消灭乙肝慢性携带者的关键。其常用方法如下:

  被动免疫:对乙型肝炎(急性期或恢复期)孕母所生小儿,于出生后24小时内、3月、6月各注射一次乙型肝炎人类免疫血清球蛋白(HBIG),剂量为0。5~1ml,70%~80%可获保护。

  主动免疫:对表面抗原或/和e抗原阳性的产母所生的小儿,于生后24小时内(或7天内)、1月、6月各接种一次乙肝疫苗,血浆疫苗每次20~30μg,基因疫苗5μg。

  联合注射:HBIG干扰疫苗的自动免疫反应不明显,仅用疫苗注射时其保护率为80%~95%,但部分婴儿,尤其e抗原阳性母亲所生的婴儿,至少30%会成为表面抗原携带者。因而目前趋向应用乙型肝炎疫苗与HBIG联合注射的方法,以提高婴儿保护率(达85%~95%)。使用方法如下:

  ①HBIG0。5ml,出生后24小时内肌肉注射;

  ②乙型肝炎疫苗0。5ml(基因疫苗5μg)与HBIG同时注射,或出生后7天内在另侧肌肉注射,此后1、6月时再各注射一次。3~5年进行一剂疫苗(基因疫苗5μg)加强接种。

  对大小三阳母亲所生的新生儿应尽量采用联合注射的方法进行预防接种,以尽可能减少乙肝感染。

(实习编辑:黄秀杰)

2009-11-03 08:38:00浏览5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林潮双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宝宝嘴破了喝了乙肝患者的水有影响吗
乙肝一般指慢性乙型肝炎。宝宝嘴破了喝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水,如果量比较少,一般不会有影响,但如果量比较多,可能会导致感染乙肝病毒。乙肝病毒一般是通过血液、性接触、母婴等方式进行传播,一般不会通过唾液传播。如果宝宝嘴破了,喝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水,如果量比较少,一般不会有感染的风险,家长不用过于担心。但如果宝宝嘴破了,喝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水,并且量比较多,可能会导致乙肝病毒通过皮肤黏膜进入体内,从而导致感染乙肝病毒。建议家长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碘伏消毒液、过氧化氢溶液等药物进行消毒,同时遵医嘱配合服用拉米夫定片、恩替卡韦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宝宝的口腔卫生,饭后及时漱口,同时要注意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以免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饮食上建议家长注意保持宝宝的饮食清淡,避免摄入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有助于补充机体所需营养,从而增强抵抗力,有助于缓解病情。如果宝宝不适症状加重或是出现其他症状,建议家长带着宝宝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