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孩子电视看多 小心孤独症

  一说起心理疾病,人们总认为与小孩子关系不大,特别是那些正在呀呀学语或蹒跚学步的小宝贝。然而,医学心理专家在对大的精神心理方面的疾病进行调查和分析中发现,很多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或成年人的心理病态,大多起源于儿童时期乃至婴儿时期。但家长们往往对孩子的身体健康非常关注,比如一发烧就会急着带去看医生,而时常忽略了孩子所出现的心理疾患信号。

  病案介绍

  童童是一个4岁的小男孩,他时常会在电视机前一坐就是半天,两只小眼睛只盯着荧光屏,对其他什么都不感兴趣。他不愿活动,不愿和别人说话,连对吃饭也没有多大热情。久而久之,童童变得孤独、怕羞,见了外人也不敢抬头,还不愿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儿,就连摇马都不会坐。当小童童的表现真正引起妈咪的注意时,这种行为已经非常顽固了,根本改不过来,妈咪只好带他去医院的儿科心理门诊。经过检查发现童童患有贫血,生长发育程度也较同龄孩子慢,只相当于2岁大,童童被医生诊断为“儿童电视孤独症”。

  病案点评

  近年来国外学者发现,随着电视机的普及,儿童孤独症患者日益增加。他们将其中由于看电视而引起的孤独症,称为“儿童电视孤独症”,多见于3-7岁的儿童。国外专家经过观察和研究后指出,患了儿童电视孤独症的孩子,即使再经最优良的教育,将来仍会有相当一部分人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也就是说不能像正常人那样很好地生活。

  医生分析

  临床表现

  1. 患儿表现为每天长时间地看电视,让人觉得他们离不开电视,整天与电视为伴。而不关心周围的事物,对玩具不感兴趣,也不喜欢接触小朋友,不让看电视就会焦虑不安。

  2. 患儿在看电视时不让别人干扰,还时常模仿电视中人物的动作、语言,仿佛自己就是电视剧的人物,并能将电视节目中的故事情节背得滚瓜烂熟,文不对题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有的患儿出现了自言自语等反常行为。

  3. 患儿性格孤独,缺乏生活经验,缺乏学习能力,缺乏责任心,缺乏应付环境的能力,不能适应社会,情绪经常波动、不稳。

  引发原因与危害由于儿童的思维能力较差,所以行为模仿性较强。当他们过多地看电视时,就会造成大量的电视信息深深地渗透到他们的性格和行为之中。往往是电视看得越多,对患儿的影响亦越大,常对身心健康造成如下危害:

  1. 由于处在孤独之中,常常既忘了自己的存在,也忘记了他人的存在,完全陷入虚幻的情景之中想入非非,日后心理变态严重。

  2. 缺乏学习能力,积累不了多少生活经验。只会在家中处理日常生活,不会与他人交往,不知应怎样对待周围的事物,也没有适应社会的能力,长大后很容易成为“心理不健全”的人。

  5大防治对策

  1 .要严格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特别是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每天看电视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0.5-1小时,并且看电视的时间最好安排在晚上6点半至7点半。

  2. 看电视时要选择适合孩子看的电视节目,内容要与他们的年龄相适应。适合儿童看的节目有动画片、木偶片、儿童文艺节目、知识小品、智力竞赛或反映英雄模范人物事迹的节目。凡不适合儿童看的节目,家长应坚决不要让孩子看。

  3. 时间允许时父母最好陪孩子一起看电视,同时要给孩子解释电视节目中的适合孩子的内容,帮助孩子理解。当孩子看过电视之后可让孩子复述,这样既可使孩子尽快从电视中摆脱出来,又可培养分析、表达、记忆和判断是非的能力.

  4. 父母要尽可能地少看电视,以免孩子跟着自己一起看。家长更不应该只顾自己看电视,而把孩子扔在一边不管不顾,随便他们怎么样。

  5. 有空隙时间时父母要常和孩子在一起,给他们讲讲故事,和他们多做游戏,或带到户外进行活动。平时注意培养孩子对生活产生多种兴趣,并扩大活动范围,转移孩子对电视的注意和依恋。

(实习编辑:黄秀杰)

2009-10-28 08:14:00浏览4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唐书生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小孩子孤独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小孩子孤独症通常由遗传因素、孕期环境影响等导致,也可能是脑部神经发育异常、免疫系统紊乱等导致。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患儿常表现出社交障碍、重复刻板行为、语言发育迟缓等,严重影响其成长与社交融入。一、非疾病因素:1、遗传因素:孤独症具有较高的遗传度,若家族中有孤独症患者,后代携带相关易感基因的概率增加。这些基因可能影响大脑神经回路的构建与功能,使得孩子在早期发育阶段就出现社交、沟通等方面的异常。家长若知晓家族遗传情况,应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密切关注其行为表现,早期干预。2、孕期环境影响:母亲孕期若暴露于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农药,或遭受病毒感染,如风疹病毒,可能干扰胎儿大脑发育。孕期需尽量远离污染环境,按时产检,预防病毒感染,保障胎儿大脑健康发育。二、疾病因素:1、脑部神经发育异常:在胎儿大脑发育关键期,若出现神经元迁移异常、突触形成障碍等问题,会导致大脑各区域间连接受损,影响信息传递与处理。如大脑额叶、颞叶等区域发育不良,与社交、情感、语言相关的功能就难以正常发挥,需通过专业康复训练刺激大脑功能改善。2、免疫系统紊乱:部分孤独症患儿免疫系统失衡,存在自身免疫反应过度,攻击大脑神经组织的现象。这种免疫异常可能源于肠道菌群失调、感染诱发的免疫激活等,可在医生指导下调节免疫,辅助改善病情。若发现孩子有孤独症倾向,如目光回避、对呼唤无反应、兴趣狭窄等,建议及时就医,进行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脑电图、头颅磁共振成像等检查,以便早期诊断、精准干预。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