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电视对孩子的危害

  儿童教育专家指出,不否认看电视对开发小孩子的智力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多媒体时代对儿童产生的影响是利弊共存的,而且儿童的大脑仍在发育当中,如何防范以电视为代表的多媒体对他们产生伤害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1、电视,你能看到的伤害--影响生理发育

  电视辐射损害视力的发展,看电视和玩电脑是主要罪魁祸首。因为光电媒体的荧光屏跳跃闪动,切换速度非常快,如果让孩子长时间看电视或声像读物,会使眼组织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从而引起近视、斜视和弱视

  电视的屏幕会发射不可见的电磁波射线,虽然都在不伤害人体器官的安全范围内,但是如果每天长时间接触屏幕,将会对人眼有一定损害,如发生结膜炎、点状角膜炎等。

  2、电视,你看不到的伤害--不利心理成长

  电视对儿童的潜在危害是很多的,最近的研究表明,看电视会对儿童的思维、语言、想像力、感觉经验、体能、情感及社会行为都有负面影响。让父母们意识到这些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长时泡在电视机前容易形成懒惰、消极的心理

  看电视时,从表面看,电视里的情景或者说画面总是热热闹闹的,看似孩子的心也一定跟着热闹、沸腾。万万没想到的是孩子双眼完全被动地紧盯着屏幕,没有自主的眼球运动,头部固定着一个姿势,就像在做白日梦一样。他们只是被动、单向吸收电视内容,没有互动,整天坐在电视机旁,孩子不愿意动手动脚,渐渐就形成懒惰、不愿主动做事情的心理,导致不愿意运动、不愿意学习,影响身心健康。

  一台机器和一个人,哪一位在教育孩子方面更合格?有经验的教师已经注意到那些看了很多电视的孩子过不了一会就只记得极少的内容。这可能要归因于儿童在看电视时无法发挥其主动性,他们无法动员意志力来创造他们自己的想像图景。电视图像所留下的印象是十分肤浅的。

  其次长时泡在电视机前的孩子易变孤独

  儿童思维分析力差,模仿性很强,长此下去,儿童只对电视节目感兴趣,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性格变得孤独,严重的可出现反常的心理状态。

  孩子们通过与真实的人交谈来学会说话,而不是听那些机械地重复生产的声音。电视强调视觉,因此就降低了孩子对学习语言的需求,而且也没有要求孩子做出语言反应,这样语言就被忽略了,从而导致孩子因不需与外界交流而渐渐变得孤独。

  (案例):晓晓今年7岁,与同龄孩子不大一样,他平时不喜欢与小朋友玩,对父母买的玩具也不感兴趣,天天就像个"闷葫芦"。经专家分析认为,导致晓晓"另类"的罪魁祸首之一竟是电视。据晓晓父母介绍,晓晓从小跟爷爷长大,爷爷因腿脚不便,整天在家看电视。晓晓从小就被爷爷抱在怀里看电视,久而久之便患上"电视自闭症"。有关专家告诉记者,电视在教给孩子知识的同时,也可能使孩子失去主动思维,在认知的学习中他们可能变得被动、不再爱动脑筋,忽略了自己的玩具和小朋友。长时间看电视,会影响儿童的语言发展和表达能力。

  再次长时泡在电视机前的孩子的注意力难以集中

  大脑的发育是由感觉、运动、语言、思维及想像等生活要素来定型的。在大脑的发育过程中,孩子们会从非语言"右脑半球"的梦幻无意识状态发育到能理解语言,有逻辑概念的"左脑半球"状态。看电视延长了孩子们停留于依赖"右脑半球"的阶段。由于眼睛缺乏运动,这种视觉疲劳将导致失眠,焦虑,恶梦、头痛、幻觉及注意力难以集中,感觉变得迟钝。同时,看电视本身会造成感觉剥夺。

  最后长时泡在电视机前的孩子自我认同能力下降并诱发反社会行为

  孩子们通过在与真正的人们交往时说"我"来培育自我认同感觉。在电视上的人物是非真实的,无个性的图像,这极少或根本就不会唤起孩子们的自我认同感。因此"电视儿童"可能会倾向于将他们自己和别人当作东西、物体、工具或甚至是机器。这种态度以后可能会发展为社会适应不良。

  电视中的暴力内容可能会影响孩子们的行为,因为孩子们会模仿。看电视本身这一行为,而不管节目内容如何,就可以引起反社会行为。将与其他的人的关系更容易当作与物的关系,这种看电视带来的观念异常本身就可以引起反社会行为。并且,看电视还给人一种直接参与其中的虚幻感觉,其实他是完全被动的,因此,那些重度的小电视迷更难以体验其他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情感、期望及困难。

(实习编辑:黄秀杰)

2009-10-26 08:06:00浏览5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赵英帅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强直性脊柱炎怎么检查
强直性脊柱炎的检查主要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主要影响中轴骨骼的慢性进行性炎症性疾病,患者可能出现腰背痛、晨僵、活动受限等症状,且这些症状可能逐渐加重,影响日常生活。1、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强直性脊柱炎诊断的基础,医生会通过观察、触摸和测试等方式来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在体格检查中,医生会检查脊柱的生理弯曲、活动度以及有无畸形,如驼背、脊柱侧弯等。此外,还会检查骶髂关节和周围关节的活动度、压痛和叩击痛情况。2、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活动期患者可能出现血沉和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的升高,提示体内存在炎症反应。另外,大部分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B27会呈阳性,这一指标对于疾病的诊断具有特异性。3、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在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X射线检查是常规方法,但早期可能难以看出明显异常。随着病情的进展,X射线可以观察到骨质破坏、关节融合等典型表现。CT检查具有更高的分辨率,能够发现更细微的病变,如骶髂关节的虫噬样破坏改变。MRI检查则能够显示出骨髓水肿、滑膜增厚等早期病变情况,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强直性脊柱炎的检查建议到正规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在就诊前,患者应详细描述自己的症状和病史,以便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若确诊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康复锻炼等。药物治疗方面,非甾体类药物如布洛芬、吲哚美辛等可用于缓解疼痛和晨僵;免疫抑制剂和抗风湿药物则可用于控制病情进展。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对于疾病的康复也至关重要。
赵英帅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主要侵犯中轴关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典型症状包括腰背痛、晨僵、脊柱活动受限及关节外表现等。其病理基础为附着点炎和慢性炎症导致的骨破坏与新骨形成,最终可引起脊柱强直和关节畸形。1、腰背痛:强直性脊柱炎的炎症起始于骶髂关节及脊柱附着点,导致局部充血水肿。患者常出现隐匿性下腰痛,夜间休息时加重,晨起后疼痛明显,活动后可稍缓解。疼痛可向臀部及大腿放射,部分患者因夜间痛醒而影响睡眠。随病情进展,疼痛逐渐向上蔓延至胸椎及颈椎。2、晨僵:此类患者关节周围软组织炎症导致滑液分泌减少及纤维蛋白沉积,形成机械性粘连。患者清晨起床时感腰骶部僵硬,活动后僵硬感逐渐缓解,通常持续30分钟以上,严重者可达数小时。晨僵程度与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是评估病情的重要指标。3、脊柱活动受限:慢性炎症引发椎体边缘骨赘形成及椎间盘纤维化,最终导致椎间关节融合。患者早期表现为腰椎前屈、后伸及侧弯受限,如不能触及地面;后期胸椎后凸畸形明显,颈椎活动度降低,需仰头才能平视。胸廓活动度减少可导致呼吸困难。4、关节外表现:部分强直性脊柱炎可能伴发葡萄膜炎,其可能与抗原交叉反应引发的自身免疫损伤有关,表现为眼红、眼痛、畏光。另外还可能导致心血管受累,虽然较少见但后果严重,可出现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要是瓣环炎症导致纤维化及钙化。部分患者出现皮肤黏膜病变,如口腔或生殖器无痛性溃疡。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的管理,建议早期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控制炎症,联合改善病情抗风湿药如柳氮磺吡啶延缓关节破坏。生物制剂如依那西普也可遵医嘱选择。物理治疗应贯穿全程,包括脊柱伸展锻炼、游泳等有氧运动,以维持关节活动度。患者需定期监测脊柱X线及炎症指标,若出现关节畸形或神经压迫症状,需骨科会诊评估手术指征。
赵英帅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强直性脊柱炎要注意哪些事项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注意多方面事项,以控制病情进展、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具体注意事项包括保持良好姿势、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以及定期复查等。1、保持良好姿势: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需时刻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和睡姿。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长时间弯腰、驼背等不良姿势,防止脊柱进一步变形。在睡眠时,建议选择硬板床,仰卧位为佳,尽量避免使用枕头,以免加重脊柱弯曲。此外,保持良好的体态,如挺胸收腹,避免久坐不动,工作间隙起身活动,有助于减轻脊柱负担。2、合理饮食:饮食方面应注重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钙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深海鱼等,以增强体质、维持骨骼健康。同时,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淀粉含量高的食物摄入,避免加重炎症反应。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降低骨折风险。3、适度运动:适度的运动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非常重要。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关节活动度,减轻疼痛和僵硬感。适合的运动包括游泳、瑜伽、太极拳等有氧运动,以及针对脊柱、关节的伸展运动。运动时应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运动前做好热身准备,防止受伤。4、定期复查: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应听从医生建议,定期进行骶髂关节X线或CT检查,了解关节受累情况。同时,监测血常规、尿常规、炎症指标、血沉、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以及肝肾功能等,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遵循以上注意事项,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保持乐观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以更好地管理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赵英帅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强直性脊柱炎需要注意什么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主要包括保持正确姿势、适度运动、均衡饮食以及避免疲劳和受凉等方面。1、保持正确姿势:患者在站立时应挺胸收腹,双眼平视前方;坐位时选择有支撑的椅子,保持腰部挺直;睡眠时建议选择硬板床,采取仰卧位,避免侧卧或弓腰。这些姿势有助于减轻脊柱的额外负担,防止畸形的发生。2、适度运动:患者可以选择游泳、瑜伽、散步等低强度的有氧运动,这些运动能够增强脊柱周围肌肉的力量,提高关节的灵活性,缓解疼痛和僵硬感。此外,深呼吸训练和颈椎活动也有助于维持胸廓的活动度和颈椎的正常功能。3、均衡饮食:建议患者多摄入富含钙质、维生素D和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鱼类、坚果、蔬菜和水果,以支持骨骼健康和减轻炎症。同时,应减少高糖、高盐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避免加重炎症。4、避免疲劳和受凉: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和受凉,以免引发疾病的发作或加重症状。此外,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定期随诊,监测病情变化,也是控制疾病进展的重要措施。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姿势矫正和规律运动,遵医嘱用药并定期监测病情。同时,注意预防并发症,特别是骨质疏松和眼部炎症。通过综合管理,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症状、延缓疾病进展并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