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怎矫正孩子不健康心理?

  如何矫正孩子不健康的心理

  心灵上的荒芜感就像人的饥饿感一样,使人难耐。同时,它也如饥饿感一样可以得到缓解和消除。那么,孩子们应该如何摆脱空心灵荒芜的消极作用,并且克服心灵的荒芜呢?

  (1)家庭方面。

  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是影响孩子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除了和同龄伙伴交往外,千万不能忽视家庭成员的作用,最好能和父母建立起朋友般的关系,平等、民主的家庭可以培养孩子积极健康的心理,他们会学会与人合作,尊重他人以及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家长的榜样、威信和示范作用,在培养孩子良好性格的方面有重要作用。家长应该是德才兼备和具有良好性格修养的人,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表率。在家首先要培养孩子独立的习惯,让他们学会照顾自己,不能事事都依着他们,这样就可以避免养成懒散的习性。懒散与空虚只有一纸之隔,因为懒散,就不想有所追求,就会无所事事或不愿做事,就会胡思乱想,或者设法寻求消极的刺激,结果就会慢慢变得空虚起来。因此,在家庭生活中逐渐养成孩子勤劳的习惯,在家务劳动中体验到付出带来的喜悦忘却不必要的烦恼,消除他们那些切实际的幻想,从中获得乐趣,心灵才会充实。

  (2)学校方面。

  我们不能把孩子的这种不利心理形成的和发展的原因仅仅归之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对孩子性格形成和发展也起很重要的作用。学校是通过各种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孩子施加教育的场所。孩子在学校不仅掌握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明确学习上的重要性,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许多孩子看不到知识的具体作用和价值,就认为学的都是没用的东西,他们不知高楼大厦不是凭空建起的,只有今天打下良好的基础,明天才能进一步深造,才能活学活用。在校也接受一定的政治和道德教育,学习良好的为人处世的方法,形成自己的科学世界观,世界观的形成对良好性格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教师既教书育人,在传授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训练着孩子习惯于有目的、连续的、有条理的工作作风,激励他们奋发图强以拼搏精神刻苦学习,培养他们的读书兴趣。教育他们读书能使空虚者从狭窄的经验天地奔向无限浩瀚的知识海洋,从中获得智慧、汲取力量,从而情绪高涨、精神饱满,使空虚的心灵不断得到充实。在克服困难中培养他们坚毅、顽强的性格特征。孩子在班级体中生活,集体的特点、要求、舆论和评价、以及集体活动等,对孩子性格的形成都给予具体影响。但不是任何班级体对孩子性格的形成都发挥积极作用。班级必须在老师指导下,有正确而有明确的目的性;选择出合适的班干部,组织起领导核心;建立民主气氛,发扬正气,能与不良倾向作斗争;对它的成员有严格要求,使集体成员既有积极性、主动性,又能遵守纪律,才能促使该集体的成员形成优良的性格特征。教师还应该通过其他宣传教育方式,为孩子树立英雄形象和先进典型,作为模仿的培养。椐研究,榜样对孩子形成道德行为有启示作用、控制作用、调节作用、矫正作用。

  (3)社会方面。

  在社会实践中,人们适应并改变着环境,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性格。因此,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孩子接受正确的道德原则的指导,并使它变为习惯化的行为方式的有效途径。孩子的社会实践包括社会政治活动、各种形式的劳动、科技活动及其它实践活动等等。组织孩子参见适当的社会政治性活动,可以使他们经受锻炼,提高思想觉悟,逐渐培养起原则性、坚韧性,沉着、勇敢等性格特征;遇到孩子适当参加力所能及的美化校园及工农业劳动,不仅能使他们养成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热爱劳动的习惯,并能从中培养孩子从小热爱科学、追求真理、坚韧顽强、不怕挫折、实事求是等良好性格特征不可缺少的措施;严格生活制度可以使孩子逐渐形成遵守纪律的习惯,养成生活与工作井井有条的性格;在集体活动中,遵守一定行为准则的要求和接受集体舆论的影响,形成良好的班风与校风,对孩子的性格的形成也有作用。鼓励这些孩子多结交好朋友,多与人交往能在相互启示、相互激励、相互帮助中受到心灵的感染,使心灵充实。

  (4)引导孩子自我纠正错误。

  孩子的世界本不是杂草丛生,我们还可以引导孩子自我纠正错误,孩子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完全取决于孩子自己的选择,我们无法改变他们,只有孩子自己能改变自己。我们应该正确引导他们自己树立"雄心壮志",自己确立远大而崇高的目标,自己在行动中勇于克服困难,建立美好的自我意识。告诉他们不要凡事总会想得到别人帮助,却恰恰忘了自己,久而久之形成一种依赖,于是自己便成了累赘。而是应该反过来,求自己,这样自己就会真正找会自信。

  四、帮助孩子走出心灵误区的必要性

  田地如果疏于就会长出杂草,长期不耕种就会荒芜。同样当孩子的心理出现偏差时,我们家长、学校、社会应该及时采取措施帮他们扶正,不能等到心灵荒芜时才想办法补救,那就是我们教育的失误。我们应该防患与未然,还孩子一片晴朗的天空,让他们心灵不再荒芜。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的缺点的杂草。教育就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绝不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人情味;教育的每个环节都应该充满着对人的理解、尊重和感染,应该体现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它意味着: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的养成。

(实习编辑:黄秀杰)

2009-10-23 07:59:00浏览5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杜虹瑶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脱发应该挂哪个科
脱发通常可以挂皮肤科、内分泌科、营养科、中医科等。脱发指头发异常或过度脱落,其成因复杂多样,可能与皮肤局部病变、内分泌失衡、营养缺乏以及整体身体机能失调等因素相关,建议积极就医遵医嘱治疗以控制脱发症状。1、皮肤科:许多脱发问题源于头皮皮肤疾病,如脂溢性皮炎,过多油脂分泌滋生马拉色菌,炎症刺激毛囊,阻碍头发生长,导致脱发。斑秃也较为常见,与自身免疫相关,免疫系统错误攻击毛囊,使头发成片状脱落。皮肤科医生可通过皮肤镜等检查,精准判断毛囊健康状况、头皮有无病变,给出针对性治疗方案。2、内分泌科:内分泌紊乱也可能引发脱发。例如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或过少,都会打乱身体新陈代谢节奏,影响毛囊细胞的正常生长周期,使头发变得脆弱易脱落。女性多囊卵巢综合征,雄激素水平相对升高,可造成雄激素性脱发,发际线后移、头顶头发稀疏。内分泌科医生会通过血液检查,评估激素水平,调整内分泌失衡,从根源改善脱发。3、营养科:如果长期节食、饮食结构单一,导致蛋白质、B族维生素、铁、锌等营养素摄入不足,头发缺乏合成原料,生长缓慢、易折断脱落。如缺铁性贫血患者,毛囊得不到充足氧气供应,头发干枯脱落。营养科医生会依据个体饮食情况,制定营养均衡食谱,补充缺乏的营养素,助力头发生长。4、中医科:中医认为脱发与气血不足、肝肾亏虚等整体体质因素有关。气血虚弱无法濡养头发,肝肾亏虚影响毛发滋养,致使头发稀疏、花白。中医师通过望闻问切,辨证论治,采用中药内服调理脏腑功能,如养血生发的四物汤,补肾固精的七宝美髯丹;外用中药擦剂、按摩头皮穴位等方法,激发毛囊活力,促进头发生长。对于脱发患者,建议首先要留意日常生活中的脱发细节,如脱发量、是否伴有头皮瘙痒等症状,以便向医生准确描述。就诊前避免过度清洗、拉扯头发,保护毛囊。初诊可多科室咨询,综合判断病因,按医嘱规律治疗,保持心情舒畅、作息规律,给头发创造良好的恢复环境。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最近脱发严重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脱发严重可能与精神压力大、营养不良等非疾病因素引起的,也可能与雄激素性脱发、脂溢性皮炎等疾病因素有关。如果脱发严重且持续不减,应及时就医,查明原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一、非疾病因素:1、精神压力大:长期的精神压力、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能导致内分泌失调,影响毛囊的正常生理功能,从而引发脱发。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学习、生活等压力源不断,使得许多人长期处于高压状态,进而出现脱发问题。2、营养不良:头发的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如果饮食不均衡,缺乏这些必需营养素,头发的生长就会受到影响,出现脱发。例如,节食减肥、偏食等行为可能导致蛋白质、铁、锌等营养素的摄入不足,进而引发脱发。二、疾病因素:1、雄激素性脱发:这是一种常见的脱发类型,与遗传因素和雄激素分泌过多有关。雄激素在体内代谢为二氢睾酮,这种物质会使毛囊微小化,头发逐渐变细变软,最终脱落。男性患者较为常见,但女性也可能患病。2、脂溢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头部、面部等部位。当头部患有脂溢性皮炎时,头皮油脂分泌过多,马拉色菌等微生物大量繁殖,分解皮脂产生游离脂肪酸等物质,刺激头皮产生炎症反应。炎症会影响毛囊的正常生理功能,导致毛囊堵塞、营养供应不足,进而引发脱发。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采取一些额外的措施来维护头发健康,如使用温和的洗发水、避免频繁染发和烫发、定期按摩头皮以促进血液循环等。这些措施有助于减少脱发风险,保持头发健康美丽。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脂溢性脱发挂什么科
脂溢性脱发是一种常见的脱发类型,通常与头皮油脂分泌过多、毛囊炎症或遗传因素有关。就诊科室的选择主要包括皮肤科、内分泌科、中医科和营养科。1、皮肤科:皮肤科是脂溢性脱发的首选就诊科室,医生通过头皮检查、毛发镜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评估脱发原因。皮肤科医生能够诊断脂溢性脱发、脂溢性皮炎或其他皮肤病引起的脱发,并提供针对性治疗方案。该科室适用于大多数脂溢性脱发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2、内分泌科:内分泌科适用于脂溢性脱发伴有内分泌紊乱的患者,常见原因包括雄激素水平过高、甲状腺功能异常或多囊卵巢综合征。内分泌科医生通过血液检查评估激素水平,判断是否存在内分泌疾病。该科室适用于伴有月经紊乱、体重异常或其他内分泌症状的患者。3、中医科:中医科适用于希望通过中医调理改善脂溢性脱发的患者。中医认为脂溢性脱发多与湿热内蕴、血虚风燥或肝肾不足有关,通过辨证施治如中药内服、针灸或拔罐等,改善脱发症状。中医治疗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适用于对西药治疗有顾虑或希望综合调理的患者。4、营养科:营养科适用于脂溢性脱发伴有营养不良或代谢异常的患者。营养科医生通过饮食评估和实验室检查,判断是否存在维生素、矿物质或蛋白质缺乏。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或补充营养素如维生素B族、锌或铁等,改善脱发症状。该科室适用于伴有饮食不均衡、消化吸收障碍或慢性疾病的患者。患者应根据自身症状选择合适的科室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注意头皮清洁和饮食调理,避免过度压力。
杜虹瑶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产后脱发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产后脱发可能是由于激素水平变化、营养因素等非疾病因素引起的,也可能与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因素有关。如果脱发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进行血常规、甲状腺功能、激素水平等检查以明确病因。一、非疾病因素:1、激素水平变化:怀孕期间,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显著升高,使得头发的生长周期延长,脱发速度减慢。然而,分娩后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导致原本处于延长生长期的头发大量进入休止期,随后脱落,形成产后脱发。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通常会在产后数月内逐渐缓解。2、营养因素:分娩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加上产后哺乳等需求,若营养补充不及时或不充足,容易导致头发缺乏营养而脱落。特别是缺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时,会严重影响头发的正常生长和健康。二、疾病因素:1、贫血:分娩时大出血可能导致贫血,影响毛囊营养供应,从而导致脱发。贫血会使得头发毛囊失去营养,毛囊萎缩变软以及毛囊变性,进而出现头发脱落的症状。2、甲状腺功能减退:分娩失血过多可能会导致垂体受到损伤,进而影响甲状腺功能,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导致新陈代谢减慢,影响头发的正常生长周期,从而造成脱发。日常建议产后女性保证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铁、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鱼虾、新鲜蔬果等;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压力过大;注意头发护理,选择温和的洗发水,避免过度烫染。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需积极治疗原发病,以改善产后脱发状况。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