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小儿反复感染需防免疫缺陷病

  前不久,我参加儿科疑难病例会诊,遇到一个叫彤彤的孩子。彤彤只有9个月大,体质虚弱,出生后几乎每个月都要生病住院,且治愈时间比别的孩子长。这次又因患上严重感染(肺炎合并败血症),出现发高烧、频繁咳嗽、呼吸困难等急症,已在市内某医院用抗生素治疗了7天,但效果欠佳。会诊时,我建议给孩子查一查免疫功能全套。结果出来后发现,彤彤患有严重的联合免疫缺陷病,后虽经全力抢救,也没能逃掉夭折的命运。

  实际上,在儿科门诊中,也经常有家长询问,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弱不禁风,不是三天两头伤风感冒、拉肚子,就是皮肤长子、患中耳炎或是肺炎,甚至发生严重感染如败血症等。他们是否存在免疫缺陷?

  据统计,小儿反复感染(主要是细菌感染)的发生率占儿科门诊的10%,占儿科住院病例的5%。国内儿科专家认为,导致儿童反复感染原因很多,其中包括非免疫因素(如皮肤黏膜屏障损伤)和免疫性原因。

  什么是免疫缺陷病

  所谓免疫缺陷病是指因免疫系统的构成成分存在缺陷,免疫应答发生障碍,而导致的一种或多种免疫功能缺损的病症。免疫缺陷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它们的共同特征为:身体抗感染功能低下,对病原微生物高度敏感,易出现反复、严重甚至致死的感染。

  临床上,孩子因免疫缺陷导致的感染每月至少反复出现两次,感染一旦发生,单用抗菌素治疗往往难以控制。免疫缺陷所致小儿反复感染的诊断,除根据临床表现外,最主要的是进行免疫功能的检测以及对试验结果的正确评价,才能最终作出。

  如果一个孩子老是患感染性疾病,家长一定要带孩子上大医院检查血清免疫球蛋白(即抗体)有无异常或缺陷,同时检查外周血象和淋巴细胞计数,做皮肤迟发性超敏反应试验、T细胞功能及其亚群数量检测等。

  值得指出的是,若3岁以下小儿每年有10次以上感冒和3次以上肺炎,仍属于反复呼吸道感染,属非正常的过多感染。

  患了免疫缺陷病怎么办

  儿科专家认为,免疫缺陷病诊断明确后,可采用免疫替代疗法,补其所缺。如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或IgG亚类缺陷病,可静脉注射高效价丙种球蛋白(IGIV),剂量为每月每千克体重0.2~0.4克。若为原发性抗体缺陷病,则需要终生作IGIV替代治疗。

  免疫替代疗法包括输注血浆、红细胞、粒细胞、白细胞介素及干扰素等。

  对于严重联合免疫缺陷患者可进行免疫重建,即输注正常人干细胞。其目的是让基因转入患者干细胞内,使其发挥正常功能。

  干细胞输注法包括骨髓、肝胚细胞、脐血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对于免疫系统发育延缓或体弱儿可行免疫促进疗法。近年研究表明,免疫调节剂如多抗甲素、胸腺素、转移因子、甲氰咪呱、左旋咪唑和中药黄芪对治疗继发性免疫缺陷病有一定疗效,但对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几乎无效。

(以上内容仅授权39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来慧丽)

2009-10-15 08:54:00浏览7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