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孩子怎么会得近视?

  弱视是儿童常见的眼病。我国有3亿多儿童,弱视患者达1000多万,数量非常惊人。弱视患儿不仅双眼视觉功能低下,影响了学习,而且将来很多高科技精密工作都不能胜任。如果家长细心观察孩子的曰常行为.可以及时发现孩子弱视。若是孩子经常眯眼、斜着头看书报、电视,而且距离又非常近,或者用视力表(有专门的儿童视力表)检查视力时发现视力很差,家长就要引起注意,应尽快带孩子去医院接受诊治。

  孩子的弱视如果能及时被发现,并得到正规治疗,视力是完全可以恢复的。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治疗方法。

  1.幼儿治疗:检查幼儿视力可用儿童视力表,或用大小不同的玩具在不同的距离估计幼儿视力。最精确可靠的检查是视觉诱发电位法。1—2岁幼儿被发现有一眼弱视,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用1%阿托品油膏涂健眼,每曰一次,连续三个星期后休息一个星期作为一疗程。每做完两个疗程后检查一次,并决定是否继续治疗。上述治疗,可持续到幼儿能够合作扩瞳验光,配戴眼镜为止。使用阿托品油膏治疗的目的是使健眼出现暂时视力模糊,迫使弱视眼能优先看外界物体而提高视力。

  2.验光配镜任何一类弱视.最重要的治疗首先是用1%阿托品放瞳验光后配戴眼镜。关键是验光、眼镜磨制必须准确,眼镜要坚持每曰戴用。如果达到以上要求,一般疗效良好:如果有一项达不到要求,则可使疗效明显减退。

  3.遮盖治疗:当患儿配戴矫正眼镜后,在医生的指导下,用塑料布或黑布制的遮眼罩将健眼彻底遮住,迫使弱视眼看物,使弱视眼得到锻炼而增加视力。遮盖健眼多少天放开一天,或双眼交替遮盖的比例,应根据患儿视力的高低及年龄的大小而灵活掌握。遮盖健眼要彻底,不能使患儿用健眼偷看,进行遮盖疗法要有恒心,不能中断,否则会明显影响疗效。要特别注意,每进行遮盖疗法4个星期,必须检查两眼视力,观察弱视眼视力有无进步,被遮眼视力有无退步。如被遮眼视力没有退步,可继续作遮盖如被遮眼视力退步,就要停止遮盖若干天,等被遮眼视力恢复后再继续遮盖治疗。

  4.光学药物压抑疗法:本法应用时较为复杂,需在医生指导下施行。首先两眼放瞳验光,充分矫正屈光度数,根据弱视眼的视力调整两眼屈光度数后配眼镜。然后,健眼每曰滴1%阿托品药水一次,迫使弱视眼看远或看近,以锻炼弱视眼,使弱视眼的视力不断进步。

  5.穿针穿珠训练:患儿戴了矫正眼镜后,用红线穿针或穿珠子,每次穿200—300根针或200—300粒珠子,促使多用近目光.以提高视力。

  6.红光闪烁刺激法:患儿戴矫正眼镜后,用弱视眼从观察孔中看闪烁性的红光,每次10—15分钟,每曰两次。

  以上各种弱视疗法,我们认为以遮盖疗法及光学药物压抑疗法的效果最好,而遮盖疗法简便易行,是首选的方法。但治疗弱视不要固定用一种方法,最好采用综合治疗。例如,用遮盖疗法或用光学药物压抑疗法,再结合使用红光闪烁刺激疗法、穿针穿珠训练,这样可以明显提高疗效。家长及学校老师要密切配合,经常督促鼓励患儿做健眼遮盖,老师要向同学宣传做弱视眼遮盖虽然难看,但这是提高弱视眼视力的有效方法。特别要注意的是,治疗弱视应有恒心,持之以恒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实习编辑:黄秀杰)

2009-10-19 08:03:00浏览3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崔馨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怎么判断孩子是不是先天近视
先天性近视也叫遗传性近视。判断孩子是不是遗传性近视,需要根据孩子的症状、家族史、视力检查、眼底检查、视野检查等进行判断。 1、症状 遗传性近视的孩子可能会出现看远处模糊,看近处清楚的情况,如果孩子长时间用眼,可能会出现眼睛干涩、疼痛等症状。 2、家族史 遗传性近视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父母双方或一方患有遗传性近视,可能会增加孩子遗传性近视的概率。 3、视力检查 遗传性近视的孩子可能会出现视力明显低于同龄人的情况,如果孩子长时间用眼,可能会出现眼睛干涩、疼痛等症状。 4、眼底检查 遗传性近视的孩子可能会出现眼底退行性病变,比如视盘出现弧形斑、视网膜色素紊乱等。 5、视野检查 遗传性近视的孩子可能会出现视野缺损的情况,表现为视野缩小、固定性黑蒙等。 如果孩子出现遗传性近视的情况,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通过佩戴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等方法改善。如果孩子出现近视加重的情况,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硫酸阿托品滴眼液、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用眼。饮食上建议患者注意保持饮食清淡,避免摄入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有助于补充机体所需营养,从而增强抵抗力,有助于缓解病情。如果患者不适症状加重或是出现其他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