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张利玲介绍,斜视或是弱视的孩子,在婴儿时期就可能出现看东西眯眼睛、歪头看物、眼睛偏斜等症状。弱视不进行及时治疗,视力会不断下降,甚至可能会发展到0.1以下。斜视是指两眼视轴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目标。
3岁以前是视力发育的敏感期,6岁以前是关键期,因此弱视、斜视在3岁前治疗效果是最好的,6岁前治愈率达95%~98%,年龄越大治疗的效果就越差。张主任提醒,对斜视、弱视儿童的及时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家长要注意观察儿童的眼部异常症状,3岁以上儿童要定期查眼,同时加强儿童眼睛保健,避免超负荷用眼。
北京读者张先生问:我们家的小孩快3岁了,还有“对眼”现象,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我们该怎么办?
煤炭总医院眼科主任郭纯刚答:孩子对眼(又称“斗鸡眼”),与远视、弱视、先天性眼肌发育不好、先天性白内障等情况有关。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很复杂,可能与遗传有关,也可能与胚胎发育不好,或母亲在怀孕期间使用的药物有关。
有不少孩子的对眼属于一种假象。宝宝在出生的最初几个月,由于眼肌和鼻梁的发育还不完善,鼻骨很难完全支撑起眼眶,令眼眶低陷,两眼距离变近。这种情况下,父母与孩子对视就很容易觉得宝宝是对眼。孩子长到2—3岁后,鼻梁会慢慢发育成熟,这种假象也会随之消失。
所以,一般情况下,孩子出生3—4个月里有对眼情况很正常,但如果像您的孩子一样到了3岁,还有对眼现象,比如注视物体时,两个眼球不能同时看一个方向,或出现瞳孔发白,不能分辨东西的远近、拿细小东西时总是看不准等情况,家长就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
防止孩子对眼,父母应尽量避免孩子双眼在近距离内(1—1.5米范围)长时间注视玩具或其他东西,玩具最好挂在离孩子1.5—2米以外的地方。因为长期看近物体不利于孩子眼球的运动,容易形成斜视。再者,不要让孩子长时间注视一侧光线,在睡觉的时候,最好经常变换体位,以避免孩子的眼球老是只向一侧转动。
(实习编辑:黄秀杰)
主任医师
深圳市儿童医院 中医科
副主任医师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小儿科
主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分院 康复科
主任医师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儿科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中医儿科
三级 中医医院 公立
靖江市人民南路26号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古翠路234号
二级 综合医院 公立
射洪县仁和镇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本溪市平山区朝阳街9号
二级甲等 妇幼保健院 公立
盘锦市兴隆区石油街
二级 妇幼保健院 公立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河婆镇林都大道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