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小儿多动症的治疗

  对于多动症的治疗采取教育引导、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相结合。

  1. 行为疗法或行为指导

  治疗重点在于培养和发展其自制力、注意力。主要是训练儿童采用较好的认知活动改善注意力、克服分心;其次是通过一定程序的训练,减少儿童的过多活动和不良行为。例如,当多动症的儿童在家里或学校表现有点滴良好的行为,如能安静地做功课或听他人讲话,上课时较少做小动作,按时上床睡觉等,及时给予表扬,记个红星。如果他有乱跑、喊叫、打闹等行为,则记个黑圈。

  家长或教师应告诉患儿,每出现一个黑圈就要抹掉一个红星,累积一定数的红星就可以换取某种权利或达到某个要求。例如10个红星可领到一张奖状或去动物园和公园玩;5个红星可看电视或吃冰淇淋等。用及时奖励良好行为的方法训练多动症患儿,不仅可以使行为有明显改善,而且药物也可逐渐减少,甚至可以停药。

  此外,行为疗法还可以帮助儿童培养自我控制能力、集中注意,较好地完成学校作业。方法是:在多动症患儿做作业时,设计一种训练程序,用指导语训练儿童控制并指导自己的行为。例如,首先让儿童观察父母或老师大声自言自语地做作业,然后在患儿做作业时,成人在旁述说指导语指导患儿做作业,进而让儿童自己边说指导语边做作业。譬如患儿做算术时,可用这样的指导语:"良良,现在我要做算术了,我必须认真仔细地做。第一道题是什么呢? 喔:先抄下题目"8十3=",让我好好想想,8十3等于几呢?啊!我知道了8十3=11。对了,好!我做第2道题了。先抄题目,9十6是多少?是14对吗?我再想想,不对,应该是15……"。这样的方法可使儿童集中注意于解题,较好完成作业。不过,在儿童未形成自我控制行为之前,必须有成人在旁监督和指导。

  事实证明,以上两种方法,能大大减少儿童的多动或冲动行为,培养患儿与他人合作并较好地完成作业,且效果较巩固。

  行为治疗的原则:①多鼓励、少批评,对其正确行为和微小进步及时表扬或奖励。避免惩罚、禁止打骂、不可歧视。②加强学习的直观性、提高患儿学习兴趣、利用无意注意。③坚持个别对待、耐心引导、坚持不懈、持之以恒。④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生活规律、松紧适度。

  2.娱乐疗法

  根据患儿的个性特点和家庭条件,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多种形式的娱乐活动。如唱歌游戏等,以调整气氛、陶冶性情。尤其要鼓励儿童多参加集体娱乐活动,在活动中给予指导、矫正行为偏异。

  3.饮食疗法

  近年来有人研究发现,限制西红柿、苹果、桔子、人工调味品等含甲醛、水杨酸类食品的摄入,对儿童多动症有明显疗效,可考虑试行。

  4.药物治疗

   本病常选用的是中枢神经兴奋剂(如利他林、右旋苯丙胺、匹莫林等),三环类抗抑郁剂(丙咪嗪),咖啡因等。上述药物可使神经原突触间隙中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浓度增加,从而增强自制力,改善注意,减少不良心理刺激,促进心理平衡,并为心理治疗或教育创造条件。

  预后

  大多数患儿随着年龄增长,症状逐可减轻或消失;少数病例持续到成年阶段,或出现某种性格或行为偏异,尤其须重视本症可能发展为品行障碍的趋向。如发现行为方面问题,应及时矫正,正确教育引导。

(实习编辑:黄秀杰)

2009-10-16 08:56:00浏览4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吴鹏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两岁宝宝腹泻、水样大便、恶臭需要吃什么药
两岁宝宝出现腹泻、水样大便、恶臭的症状时,家长可遵医嘱给患儿使用益生菌制剂、止泻药物、抗生素药物等进行治疗。1.益生菌制剂首先,宝宝腹泻,拉带有恶臭的水样便,可能与肠道菌群紊乱有关。益生菌制剂可以补充肠道有益菌、抑制有害菌生长,来起到调节肠道菌群、减轻腹泻症状的作用。常见的益生菌制剂主要有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等。2.止泻药物其次,针对宝宝的腹泻症状,家长通常需要给宝宝使用蒙脱石散、洛哌丁胺等止泻药物进行治疗。蒙脱石散不仅能吸附肠道病菌,还能给肠黏膜覆盖保护层,以此来达到止泻的效果。而洛哌丁胺则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和乙酰胆碱等物质的释放,来减少肠道推动性蠕动、增加肛门括约肌张力,从而改善宝宝的腹泻、拉水样便等症状。3.抗生素药物最后,若宝宝腹泻与沙门菌、军团菌等细菌感染有关,家长还需要给宝宝服用阿莫西林、环丙沙星等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阿莫西林属于广谱抗生素,可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过程,来起到杀灭细菌的作用。而环丙沙星则是通过抑制细菌复制过程中的各种酶的活性,来发挥杀菌作用。此外,家长在宝宝恢复期间,要保证宝宝每日保证摄入充足的水分,并做好宝宝的腹部保暖措施,避免身体受凉加重原有症状。
吴鹏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老人家腹泻不止怎么办
老人家腹泻不止时,多需要通过调整饮食习惯、对症治疗、对因治疗等方式,来多方面综合应对。 1.调整饮食习惯 首先,老人在腹泻期间,应避免进食油腻、辛辣及难消化的食物,如油炸食品、大葱、年糕等,这些食物会加重胃肠负担,不利于病情恢复。建议老人少食多餐、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或饮食不规律等原因加重腹泻症状。同时,老人在恢复期间,应选择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软烂面条、鸡蛋羹等,并保证每日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腹泻不止而导致脱水。 2.对症治疗 其次,针对腹泻不止的症状,老人常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洛哌丁胺、消旋卡多曲等药物对症治疗。蒙脱石散可快速吸附肠道里的致病菌和有害物质,并给肠道黏膜覆盖一层保护膜,以此来起到止泻的效果。洛哌丁胺则是通过减少肠道推动性蠕动、增强肛门括约肌张力,来达到止泻的目的。消旋卡多曲属于肠道抗分泌药物,常用于治疗成人的急性腹泻,同时也不会干扰正常的消化功能。 3.对因治疗 最后,除了注意饮食和对症治疗外,老人还应积极明确引起腹泻的具体原因,如细菌感染、肠道菌群失调等,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对因治疗。若为细菌感染,则可选用诺氟沙星、阿莫西林等抗生素药物抗感染。但若腹泻与肠道菌群失调有关,则需要使用鼠李糖乳杆菌、双歧杆菌等药物调节肠道菌群。 此外,老人在恢复期间还应卧床休息,并做好腹部保暖措施,避免腹部受凉加重腹泻症状。同时,建议家属密切关注老人的病情变化,若出现精神萎靡、发热、呕吐等症状,建议立即就医诊治。
吴鹏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脐周疼痛并腹泻吃什么药效果好一点
出现脐周疼痛并腹泻的症状,遵医嘱使用诺氟沙星、洛哌丁胺、双歧杆菌等药物进行治疗,治疗效果相对较好。 1. 诺氟沙星 首先,诺氟沙星属于广谱抗菌药物,常用于治疗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该药可有效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缓解因脐周疼痛和腹泻症状,但18岁以下儿童禁用此药。 2. 洛哌丁胺 其次,洛哌丁胺可与肠壁的阿片受体结合,抑制体内乙酰胆碱和前列腺素的释放,来起到减少肠道蠕动、增强肛门括约肌张力的效果。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非感染性腹泻,有较好的缓解作用。由于该药可能会引起头晕乏力、神倦嗜睡等不良反应,因此不建议从事驾驶及机械操作者服用。 3. 双歧杆菌 最后,双歧杆菌能够直接补充肠内有益菌,来起到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增强肠道的免疫力的作用。对于因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腹泻和脐周疼痛,常有相对较好的改善作用。该药需要温水送服,并避免与抗菌药物同时服用。 此外,脐周疼痛并腹泻还可能与饮食不当、腹部受凉等原因有关,建议患者积极优化饮食结构、改善饮食习惯,并做好腹部保暖措施,以免原有症状加重。同时,饮用温水或腹部热敷,对缓解上述症状也有一定的帮助。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