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常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耳鼻喉 > 耳鼻喉常识

中耳炎的分类有哪些

举报/反馈
2024-01-28 01:25:1539健康网

中耳炎的分类包括急性和慢性、化脓性与非化脓性、分泌性与气压性。

急性中耳炎通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炎症反应导致中耳腔内压力失衡。慢性中耳炎多为长期反复发作的急性中耳炎转化而来,也可能是由于咽鼓管功能障碍引起的。化脓性中耳炎是由于致病菌侵入中耳并繁殖产生大量脓液,而非化脓性中耳炎则是因为中耳积液但无细菌感染。分泌性中耳炎可能与咽鼓管阻塞有关,而气压性中耳炎则是由于高空飞行或潜水时,外界气压变化导致中耳内外压力差增大。不同类型的中耳炎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急性中耳炎常表现为耳痛、听力下降、耳鸣等;慢性中耳炎可有耳道流水或流脓、听力减退等症状;化脓性中耳炎会有耳痛、耳道流脓、发热、头痛等症状;分泌性中耳炎主要症状为听力下降、耳闷胀感;气压性中耳炎会出现耳痛、耳鸣、耳闷、眩晕等症状。

针对中耳炎的诊断,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耳镜检查、声导抗测试、听觉测验以及CT扫描等。耳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外耳道及鼓膜的情况;声导抗测试评估中耳传音系统的功能;听觉测验包括纯音测听和言语测听以评估听力损失程度;CT扫描可以显示中耳结构异常或病变情况。中耳炎的治疗方法因类型而异,一般采用抗生素治疗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颗粒等药物控制感染,对于慢性中耳炎可考虑糖皮质激素喷雾剂如丙酸倍他米松吸入气雾剂、布地奈德吸入气雾剂等局部用药。若保守治疗无效,可在医师指导下通过鼓室通气管置入术、鼓膜穿刺术等手术方式改善病情。

患者应避免接触噪声过大环境,保护耳朵不受水进入,以免加重不适症状。同时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促进疾病的恢复。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