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小儿打鼾=睡得香?其实是睡眠警报

  许多家长认为,小儿睡觉打鼾是“睡得香甜”的表现,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儿童睡觉打鼾不是睡得香甜,而是睡眠障碍的所发出的警报!临床上诊疗上,90%以上的小儿打鼾症状均是由于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堵塞了呼吸气道所致。部分患儿是由于不同原因导致的过度肥胖而出现鼾症。

  小儿鼾症的危害性:促进儿童生长发育的生长激素,主要是在夜间深度睡眠的状态下分泌,鼾症患儿由于睡眠质量差,达不到深度睡眠,因此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对孩子造成一系列影响,如:

  (1)出现身材矮小、智力发育障碍、注意力不集中、烦躁多动、不爱学习等现象。

  (2)对于婴幼儿来说,神经系统处于发育阶段,对缺氧非常敏感,一旦因严重的呼吸暂停频繁发作导致缺氧和代谢紊乱,极易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

  (3)儿童在打鼾时由于鼻咽部阻塞而长期用口呼吸,引起上下牙齿咬合不正常,久而久之,还常常导致面部畸形发育,形成特殊的“腺样体面容”,类似先天愚型患者,将影响今后孩子的身心健康。

  (4)肥大的扁桃体、腺样体容易堵塞儿童上呼吸道引发鼻炎鼻窦炎中耳炎,且反复发作,经久不愈。

  什么情况下需要去医院检查?

  如果您的孩子出现下列症状,请尽早带孩子到医院检查:

  (1)睡眠过程中出现明显的打鼾、张口呼吸。

  (2)鼻塞、流鼻涕、或听力下降。

  (3)夜间出汗,不愿盖被,呼吸间断停止、继而喘息。

  (4)孩子常呈俯卧位睡姿,膝部屈曲至胸部,颈部过度伸展,头转向一侧。

  (5)睡眠中,反复躁动、踢被、尿床。

  (6)白天乏力、易打瞌睡,上课精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

  (7)发育迟缓,出现特殊的“腺样体面容”,类似先天愚型痴呆患者,给孩子今后的心里健康带来危害。

  (8)性格孤僻或暴躁,易激惹,叛逆,好斗。

  专家提醒:通过以上标准诊断出孩子患了鼾症,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帮助孩子拥有健康的睡眠,快乐的成长。

  小儿打鼾需要手术吗?

  目前鼾症没有特效药治疗,主要以手术解除狭窄的呼吸气道,增加通气量,改善缺氧症状为目的。新一代美国杰西等离子微创术为首选。

  说到手术,家长往往不太意愿。由于儿童鼾症最主要原因是腺样体、扁桃体肥大,治疗的方法是施行腺样体或扁桃体摘除术。一方面,家长认为扁桃体、腺样体是免疫器官而“恋恋不舍”,担心摘除后身体抵抗力下降。另一方面,因为担心孩子小,手术“遭罪”。其实,人体的免疫器官有很多,扁桃体、腺样体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当扁桃体、腺样体反复发炎而增生、肥大时,其免疫力已经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了。留在体内反而像埋在身体内的一颗“定时炸弹”,反复发作,严重时还易并发心肌炎肾炎、关节炎等严重并发症,对小儿有害益。

  传统的手术方式是用手术刀、手术剪直接将扁桃体、腺样体切掉,但因手术创面大、出血多、痛苦大、住院时间长,手术风险高等诸多因素致使众多鼾症患者不愿治疗。

  随着医学的发展,尤其是美国杰西低温等离子的问世,使得鼾症的治疗变得“温情脉脉”。美国杰西低温等离子以40℃左右的温度,以“头发丝”般细微的刀头,借助鼻内窥镜视野清晰,定位准确的良好照明,瞬间对扁桃体及腺样体实行定点消融,解除狭窄与阻塞,拓宽呼吸气道,彻底改善呼吸效果达到治愈鼾症的目的。其手术特点是:创面小、出血少、基本无痛、时间短、恢复快、效果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微创治疗。小儿鼾症是孩子健康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家长要帮助孩子踢开“绊脚石”,铺开一条健康之路。

2013-01-22 00:01:25浏览10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武志娟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治疗胆汁反流的中药方子
治疗胆汁反流的中药方子,需要根据病因进行选择,多考虑是饮食不当、情志不畅等原因引起的,也不排除是肝胆湿热、胃阴不足、肝气犯胃等原因引起的,建议遵医嘱进行治疗。 1、饮食不当 患者如果长期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可能会对胃肠道造成刺激,从而引起胆汁反流的情况。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可以适当食用小米粥、面条等食物,还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爬山等,可以增强体质,从而缓解不适症状。 2、情志不畅 若是长期情绪抑郁,可能会导致肝胆疏泄功能失常,从而引起胆汁反流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进行户外运动,如游泳、爬山等,有助于排解压力,保持情绪稳定。必要时,患者可以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柴胡疏肝散、逍遥丸等中药方剂进行调理。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治疗。 3、肝胆湿热 肝胆湿热是指湿热邪气淤积在肝胆,疏泄功能失常,可能与外感湿热、饮食不节、脾胃虚弱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胁肋胀痛、灼热、腹胀、口苦等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茵陈五苓丸、龙胆泻肝丸等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同时,也可以遵医嘱通过针灸、按摩等方式进行改善。 4、胃阴不足 若是长期饮食不节或用药不当,可能会导致胃阴不足,使胃失去阴液濡养,胆汁上泛,出现口苦、口干、咽干、胃脘疼痛、呃逆等不适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阴虚胃痛颗粒、养胃舒颗粒等中成药进行治疗。同时,患者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避免熬夜。 5、肝气犯胃 肝气犯胃是指肝气不舒、横逆犯胃,可能与情志因素、病邪侵扰等原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胃脘疼痛、嗳气、呕吐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舒肝健胃丸、柴胡舒肝丸等中成药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针灸、推拿等方式进行改善。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避免耽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