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2019淋巴瘤患者生存状况白皮书》:5年生存率仅为38.3%

杨清明 生物治疗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级甲等

  5年生存率约为38.3%……

  约43%患者曾有过误诊经历……

  年度医疗支出约为其家庭年收入的2.33倍……

  时逢第16个“世界淋巴瘤日”之际,近日,由北京病痛挑战公益基金会、“淋巴瘤之家” 患友组织发起,百济神州支持的《2019年淋巴瘤患者生存状况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正式发布。本次白皮书调研覆盖全国近5000名患者,围绕诊疗经历、医疗负担、生命质量等维度展开调查,旨在通过厘清和反映我国淋巴瘤患者的现实状况,提升全社会对淋巴瘤患者的关注,并呼吁各界携手,帮助患者改善生命质量,重拾生活信心。

《2019淋巴瘤患者生存状况白皮书》:5年生存率仅为38.3%

白皮书发布仪式

  北京协和医院张抒扬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朱军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杨清明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刘鹏教授,北京病痛挑战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马滔女士,“淋巴瘤之家”创始人顾洪飞先生,百济神州中国区总经理兼公司总裁吴晓滨博士等嘉宾,与来自各地的近百位淋巴瘤患者及家属,共同见证了白皮书的发布。

《2019淋巴瘤患者生存状况白皮书》:5年生存率仅为38.3%

北京病痛挑战基金会副秘书长马滔女士致辞

  “患者的困境和需求,是我们开展帮扶工作的起点。”白皮书发起方之一、北京病痛挑战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马滔女士介绍了本次调研的初衷:“在我国,淋巴瘤尤其是罕见淋巴瘤亚型的患者正面临巨大挑战,而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还需仰赖多方力量。我们希望通过白皮书的发布,各方关注淋巴瘤患者的生存现实,为切实解决患者需求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分型多、确诊难,淋巴瘤患者面临生存挑战

  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它并非单一疾病,根据世卫组织的分类,淋巴瘤实际上是70多种不同亚型的“淋巴瘤家族”的统称。据《柳叶刀》2018统计数据,我国淋巴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约为38.3%,相比日本和美国的57.3%,68.1%,仍存在明显差距。

  2019淋巴瘤白皮书数据显示,参与调研的患者中,约43%患者曾有过误诊经历,51%的患者辗转多家医院后方得以确诊。患者从初次诊断到最终确定所患亚型,平均耗费时长为2.5个月,而一些亚型患者确诊所需等待时间更为漫长。同时,调研表明,大部分患者为了确诊,需奔赴北上广等医疗资源集中的大城市,异地就医成为许多患者无奈之下的选择。

《2019淋巴瘤患者生存状况白皮书》:5年生存率仅为38.3%

“淋巴瘤之家”创始人顾洪飞先生分享患者调研数据

  “淋巴瘤之家”创始人顾洪飞先生介绍:“作为患者组织,我们在工作中时常遇到患者全家奔走多个医院、省市就医的例子,可以想见他们在体力、财力与心理上面临的巨大压力。值此‘世界淋巴瘤日’,希望通过白皮书,能将患者及其家庭的生存现状完整呈现在公众面前,帮助公众全面了解淋巴瘤,给予患者更多理解与关注。”

  重视“少数派”,为亚型淋巴瘤患者点亮生命希望

  事实上,“淋巴瘤家族”中多个亚型的发病率极低,在国际上均属于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罕见病”范畴,如套细胞淋巴瘤(简称“套淋”,我国发病率约为0.13/10万)、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简称“慢淋”,我国发病率约0.18/10万)、华氏巨球蛋白血症(简称“华氏”,我国发病率约0.021/10万)、霍奇金淋巴瘤(简称“霍奇金”,我国发病率约0.32/10万)等。

  由于分类分型复杂,病例少,加之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限,这给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极大挑战,许多罕见亚型的患者面临着疾病反复发作、耐药后无药可用、经济负担沉重的多重困境。

  从患者对生命质量的自估评分上看,淋巴瘤整体的生命质量平均值为67.54,但华氏、慢淋、套淋等亚型患者的生命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平均值。而在治疗方面,数据显示,现有疗法仍无法很好满足患者的需要,多数患者迫切渴望用上疗效更好、可负担的新药。

  顾洪飞先生介绍:“在肿瘤与罕见病之间,有个交集叫‘罕见肿瘤’,它兼具了两种分类的特点——对患者生命的危害程度大,同时由于疾病罕见,往往治疗手段和用药的选择非常有限。”

《2019淋巴瘤患者生存状况白皮书》:5年生存率仅为38.3%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朱军教授发言

  随着医学技术与临床研究的进步,这一困境有望取得突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朱军教授分享道:“实际上,淋巴瘤有希望成为‘一击即中’的肿瘤,如果患者能及时得到诊断、有效的治疗,病情可能在极大程度上得到很好的控制。如今,新药不断涌现,包括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的运用,已经让淋巴瘤治疗进入无化疗时代。尤其是本土创新药的发展,对于套淋、慢淋等少见亚型都有新的疗法在探索。作为临床医生,我希望新疗法越来越多,能让更多的患者从中获益,这是最让我兴奋和期盼的事。”

  马滔女士也就此表示:“作为北京第一家关注罕见病的公益基金会,我们一直致力于解决患者面临的诸多问题,包括为那些未被关注的罕见病群体提供服务。我们希望未来这些罕见的淋巴瘤亚型,能够通过相关政策支持,解决他们在诊断、可及性等方面的问题,也希望政府、企业、社会能予以关注和扶持。”

  降低可及性门槛,多方聚力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随着淋巴瘤患者生存期逐步延长,由于长期治疗导致的经济负担随之成为困扰患者及家庭的一大难题。

  白皮书显示,2018年,淋巴瘤患者年度医疗支出约为其家庭年收入的2.33倍,54%患者的年收入低于3万,而27.4%的患者则没有任何收入。参与调研的患者中,仅有17%患者表示可以承受患病带来的医疗支出。

  对此,北京协和医院张抒扬教授表示:“包括淋巴瘤在内的恶性肿瘤不仅是对患者生命的重大威胁,也往往令整个家庭陷入困境,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仍较为严重。如今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力求满足肿瘤患者用药问题,特别是让更多罕见病患者用上‘救命药’,相信这将极大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用药负担。也希望我国的医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为我国患者研发用得起的创新药而努力。”

《2019淋巴瘤患者生存状况白皮书》:5年生存率仅为38.3%

百济神州中国区总经理兼公司总裁吴晓滨博士致辞

  百济神州中国区总经理兼公司总裁吴晓滨博士表示:“如今,在国家的大力号召下,包括百济神州在内的一批创新药企快速发展,聚焦中国患者需求,启动大量临床研究,通过加快新药创制,帮助患者以多元化方式获得创新疗法。‘为中国人做吃得起的好药’是百济神州坚持的使命和宗旨,我们非常荣幸,有机会支持今年淋巴瘤白皮书的工作,帮助研发企业和各界更好地理解患者的需求。我们真诚期望能与各方紧密携手,群策群力,致力于解决患者的实际困难,帮助更多家庭重新走回正轨。”

63
2019-09-12 11:34:32浏览14589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医生挂号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