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四种情况才需输液 普通感冒尽量口服给药

  最近,朋友的女儿因发热伴咽痛、鼻塞、流涕来急诊看病,被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我给她开了退热药和清热解毒药,让她多休息、多饮水。朋友似乎对我的处理不太满意,问:“能否输点液体,好得快一些?”我告诉她,多数感冒有自限性,一般口服药物即可好转,不需要静脉输液治疗。输液并不能缩短病程,还可能带来不良反应,甚至出现静脉炎过敏休克、容量超负荷引起的肺水肿等严重后果。

  内科急诊医生经常会遇到类似情况,感冒、腹泻等疾病通过口服药物对症处理,即可自行好转、痊愈,患者却主动要求输液治疗。临床上,一般在以下4种情况下才需要输液。

  消化功能差,无法口服时。患有某些胃肠道疾病,如急性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等需要禁食的疾病时;因某些胃肠道疾病,患者的吞咽、消化功能受到影响时;意识不清,不能口服药物时,需要静脉给药和进行肠外营养。如果患者口服药物后,出现了明显的胃肠道反应,也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输液治疗。

  外用无效时。如果是皮肤局部的炎症,无发热、活动障碍等全身表现,可局部外用抗生素软膏。皮肤科常见的湿疹、单纯疱疹、局部皮肤过敏等疾病,首选外用药物。因为通过输液到达皮肤局部的浓度低,不如通过局部用药效果好。如果皮肤病伴有严重渗出,需要补液,或皮肤症状由其他内因引起,外用药不能达到相应效果时,才需要输液。

  严重急症,口服药不能缓解时。腹泻次数不多,能进食的急性胃肠炎、牙周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泌尿道感染等,通过口服药物即可缓解。急性肺炎、急性脑膜脑炎、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呼吸衰竭、休克、突发脑卒中等疾病,吃药效果不明显,甚至症状加重时,或是腹泻、呕吐、出血较多,需要紧急补液时,才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静脉输液。

  药物可能伤害组织、血管时。某些治疗肿瘤的化疗药,如果直接口服,可能伤害血管,甚至引起组织坏死。这时,可能需要通过锁骨下静脉穿刺、PICC(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等输液方式。

  【延伸阅读】


  中国过度输液严重普通感冒不用挂吊瓶


  秋冬季输液预防心血管疾病不科学


  一生病就打吊瓶?警惕输液的七大危害



  

2013-09-05 09:24:25浏览8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