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沃尔玛发展历程(上)

  对OTC的特别规划,意在振作疲软的增长模式

  增长一度陷入停滞局面

  食品百货销售额,加之国际销售渠道和旗下成员批发零售渠道,从传统意义上而言,极大地促进了沃尔玛的成长,使其成为美国第一大零售商。“大型购物中心”模式——囊括食品和非食品的大型零售渠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1992年快速扩张期伊始之际,该类店面数量迅速扩充,至2002年时,大型购物中心占据沃尔玛美国业务的39%,这一数值现已接近60%。

  近年以来,沃尔玛的增长主要归因于店面数量的扩充——在过去3个财政年度,每年新增138个大型购物中心网点。然而,网点销售额增长率下滑。五年间,2006财年增长率首度下滑突破10个百分点,而同店销售额仅增长3%。

  大型购物中心的扩张不再驱动高增长,主要归因于区域市场饱和以及大城市有限的地理空间。这就促进了沃尔玛重整其增长模式的步伐——制定单店(同店)销售额增长战略,洞察新市场。

  消费者购物形态揭露新目标

  大额购物人群对消费性商品品类的青睐(该部分开支高于以美元计价的平均量)是沃尔玛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近80%的销售额来自前三甲大额购物人群,这显示出连锁店对大额消费人群的依赖——这部分开支达到某些店面消费性商品总预算的39%。

  据信息调研公司IRI的消费者网络数据显示,这些大额购物人群中,多数收入在35,000美元至50,000美元之间。而高收入人群,如55,000~65,000美元以上人群,则不具代表性。从年龄方面看,沃尔玛大额购物人群的年龄分布线峰值主要是25至34岁之间人群, 购物能力最低的是55岁以上人群。

  沃尔玛对大额购物人群的依赖,其不利因素随着两大发展态势日益显现——部分消费性商品的价格剧增和消费者光顾店面频率的下降。沃尔玛从部分品类价格上涨(非保健品类,如咖啡)中获利的同时,在“可自由支配资金”的选择性品类或奢侈品品类(如足部护理和体重控制)方面,损失了其市场份额。低收入人群立刻受价格上涨影响,购物行动放缓,这一趋势在美国尤为严重。

  沃尔玛需放眼观望其核心消费者之外的人群,并提供适宜的条件,以稳固其股东们现已习以为常的两位数增长。因此,公司正将其目标瞄准非核心人群,以促进潜在增长;IRI公司指出,两大不具代表性的关键人群——55岁以上人群和高收入人群,现已成为沃尔玛执行部门的目标。

  为了吸引新的消费人群,公司更改其部分主要业务宗旨。变化的首要关注点是沃尔玛的广告——这是30年来对这一方面的第一次关注。

  55岁以上人群的解决方案——保健

  2015年到来之前的前十年,55岁以上人群将增长近30%。这将成为历年来美国制造商和零售商的争相追捧的焦点,这一关键消费人群的抢夺战也将愈演愈烈。保健由此成为“蜜罐”领域,被更多微恙和慢性疾病困扰着的老年人群的重复光顾,促进所有消费性商品品类销售额。

  然而,流行趋势却违背了沃尔玛的最初想法。年长人群(尤其是65岁以上人群)更多的选择药店,这主要归因于地理便利性和药店保健专业人士的服务。

2010-06-23 00:00:00浏览18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