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提醒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妇科 > 症状提醒

那些服“多仔丸”的女人们

举报/反馈
2009-12-17 04:57:0039健康网社区

  在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多子多福、儿孙满堂是家族兴旺的象征。可是现在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个孩子,如果有一种神奇的药,育龄妇女服后一胎能生好几个孩子,有男有女,那该多好啊——正是由于这种美好而荒唐的“理想”,一些神秘的秘方出现了——一些不法之徒故弄玄虚地推出了所谓“多仔丸”、“双胞胎秘方”。

  十几年前,笔者曾暗访过一些这类秘方的叫卖者,发现这类秘方其实是些当归、党参等常用中药制成的粉剂或丸剂,有的干脆连中药也没有,纯粹是面粉、大豆等制成的“食品”丸剂,骗子们行骗的对象是一些不孕妇女,但也不乏奢望一胎多产的正常育龄妇女。骗子们恬不知耻地坦言:吃了秘方能生是她的“造化”,生不了反正也没啥害处,慢慢来……

  如果说以前的地下“多仔丸”秘方多属假药,那么近几年流行的“更新换代产品”——促排卵剂克罗米芬,其威力确实强大,其危害也是实实在在的。几年前媒体纷纷报道北京妇产医院成功抢救一位怀三女二男“五胞胎”的产妇,人们啧啧称奇,羡慕万分。然而,不久就有媒体披露原来该产妇是因为盼男丁心切,为提高命中率在当地吃了“多仔丸”才创出如此奇迹。也有清醒人士提醒心存羡艳的人们注意该产妇异常痛苦的妊娠过程,以及那五个像小老鼠一样的新生儿的极低体重和多种并发症。

  滥服含促排卵剂克罗米芬的“多仔丸”究竟有多少危害?让我们从人类的正常受精规律和常规促排卵药辅助生育的原理说起。性成熟的常规女性每个月经周期有数个卵泡同时生长发育,但最后一般只有一两个卵泡能发育成熟并排出,一个卵子如果能在排出后24小时内与优秀的精子相遇,即可形成一个受精卵——胎儿的开始阶段。一般来说,正常妊娠中单胎占绝大多数,双胎的发生率为0.96%~1.52%。但是如果使用了促排卵药物,那些药物可刺激大量初级卵泡生长发育,最终可促使数个甚至十几个卵泡发育成熟,还有用药后排出二十余个成熟卵子的报道。成熟卵子增多,受精的机会大大增加,多胎妊娠的概率自然也大增,可达21%~40%。

  临床上使用的促排卵药物,主要为生化药物,如口服的克罗米芬,注射的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促黄体生成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由于克罗米芬可口服,使用“方便”,社会上流行的“多仔丸”之类秘方中添加的多是这种药物。

  克罗米芬服用真的很“方便”吗?实际上,它与注射用促排卵剂一样有严格的适应指征,而且有的女性每次服50毫克,一个疗程即有效,有的女性每次服200毫克,几个疗程也无效。它的使用剂量、疗程均应在医生的严密监控下,一旦失控,可导致卵泡“疯长”、卵巢异常肿大,甚至并发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使孕妇出现腹水、呼吸困难、心肝肾功能异常,不及时治疗可有生命之忧。所以,促排卵药是绝对不能自行购买、服用的。

  临床事实表明,即使用药后侥幸孕育成多胎或双胎,因为这些妊娠的风险比单胎大得多,所以也不能高兴得太早。具体来说,怀多胎或双胎的孕妇常有以下多种危害:一、早孕期反应严重,恶心、呕吐、厌食、乏力、困倦等早孕反应比单胎者严重得多。孕10周起子宫增大速度比单胎者加快,孕24周更明显。二、孕晚期不适症状多而重,如腹壁高度膨胀、腰酸背痛、呼吸困难、胃部饱满、进食减少、行走不便、下肢静脉曲张、双下肢甚至全身水肿等。三、循环系统受影响大、血容量比单胎者多,需要更多的蛋白质、铁、钙、叶酸、维生素等,而消化、呼吸功能则减弱,往往出现缺铁性贫血或巨幼细胞性贫血。四、分娩时产程延长,因子宫过度膨大,肌纤维过度延伸,易发生宫缩无力,导致第一产程延长。第一个胎儿娩出后,又因宫缩无力而使第二个胎儿娩出时间延长,产后出血多。五、其他不利影响还有羊水过多、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增多,易发生前置胎盘及胎盘早剥,流产与早产率高,产褥期感染发生率增加等。

  滥服促排卵药对胎儿方面的影响也很多,由于妊娠后争夺营养的“对手”增多,多胎儿常因营养不良而宫内发育迟缓,出生时体重、个头都不达标;胎位异常率高,娩出时可发生胎头交锁、胎头相撞等意外;胎儿宫内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均上升。此外,多胎儿的畸形率也增加。

  基于上述原因,在正规医院一旦发现孕妇为多胎妊娠,就会予以更密切的产前监护,如胎儿数过多或孕妇身体情况不能耐受,在妊娠早期即应行减胎术,以确保母子平安。

(实习编辑:张婷婷)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