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一、绿豆蛋清汤
原料:绿豆150克,蛋清1个。
制作: 洗净绿豆,置锅内加清水用大火烧开后,改以小火煮烂,后调入蛋清,加调味品少许。
食法:饮汤食绿豆,每日1剂,5天为一疗程。
功用:清热利胆;用于胆囊炎。
二、蒲公英泥鳅汤
原料:蒲公英、金银花各30克,泥鳅鱼120克,生姜10克,调味品少许。
制作:生姜刨皮,洗净切片;蒲公英、金银花洗净;泥鳅活杀,去肠杂,以开水炝去黏液及血水;将原料全部置入锅内,加清水适量,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煮1小时,调味即成。
食法:饮汤,每日1剂,10天为一疗程。
三、紫花地丁瘦肉汤
原料:紫花地丁50克,猪瘦肉100克,调味品适量。
制作: 紫花地丁洗净、切碎,以布包扎;猪瘦肉洗净、切块,同置锅内,加清水适量,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煮1小时,去药渣,调味即成。
食法:喝汤去肉,每日1剂,5天为一疗程。
功用:清热利胆,益气补中;用于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而出现发热、体弱者。
四、鲤鱼赤小豆陈皮粥
原料: 鲤鱼1条(约300克左右),赤小豆120克,陈皮6克。
制作: 鲤鱼去鳞及内脏,洗净,与赤小豆、陈皮同入锅内,加水适量煮至烂熟成粥,去鱼骨即成。
食法:食鱼肉喝粥,不拘时吃之。
功用:舒肝利胆,通利小便;用于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或伴有黄疸、小便不利者。
五、黄芪山药羹
原料:黄芪30克,鲜山药100克,糖或盐少许。
制作:黄芪洗净,加水煎煮半小时,去渣取汁;山药洗净、切片,放入黄芪汁内再煮半小时,加糖或盐调味即成。
食法:饮汁吃山药:每日1剂,10天为一疗程。
功用: 疏肝利胆,益气健脾;用于慢性胆囊炎,神疲乏力,大便溏薄者。
六、溪黄草泥鳅汤
原料:泥鳅250克,溪黄草30克,生姜3片。
制作:溪黄草洗净;泥鳅活杀,去肠杂,以开水炝去黏液及血水;生姜刨皮,洗净切片,将原料全部置入锅内,加清水适量,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煮1小时,调味即成。
七、白花蛇舌草蜜
原料:白花蛇舌草125克,蜜糖200克。
制作:将白花蛇舌草洗净,加水煎取药汁,置入瓷碗内;再调入蜜糖并搅匀,加盖,隔火用小火炖1~2小时,冷却备用。
食法:随量以开水送服;每日1剂,15天为1疗程。
功用:利胆养肝,解毒排石;用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
八、补益鸽肉汤
原料:白鸽1只,党参、栀子各10克,调味品少许。
制作:宰杀白鸽,去毛及内脏,洗净,切成小块;与党参、栀子同入锅内,加水适量,用大火煮沸,撇去浮沫,改用小火烧至鸽肉熟烂,去药渣,加入调味品,再煮一二沸即可。
食法:食鸽肉喝汤;隔日1剂,6天为一疗程。
功用: 益气补阴,疏肝利胆;用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体质虚弱、阴精不足者。
(实习编辑:郭婷婷)
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医医院 消化内科
主任医师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消化内科
深圳市光明新区中心医院 消化内科
副主任医师
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消化内科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消化内科
二级甲等 专科医院 公立
乌鲁木齐市五星路24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平安西街4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河北省容城县西大街
二级甲等 专科医院 公立
云南省石屏县史家大桥
三级 妇幼保健院 公立
宜昌市西陵区夷陵大道1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