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炎预防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妇科 > 阴道炎预防

一一说说霉菌性阴道炎

举报/反馈
2009-03-07 05:57:0039健康网社区

  中医病名

  带下病,阴痒。

  定义及释义

  霉菌性阴道炎主要是由于感染了白色念珠菌、新隐球菌及其它念珠菌引起的一种阴道炎症。在治疗无效或经常复发的阴道炎患者中常可分离出这类霉菌。临床上以白带增多呈豆腐渣样,阴部瘙痒、灼痛等为主要表现。最适于霉菌繁殖的阴道PH值为5.5。

  病 因

  西医病因

  霉菌性阴道炎的易患因素与机体的细胞免疫力低下有关。应用免疫抑制剂,长期应用广谱抗菌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抗肿瘤药物等可致体内菌群失调,改变了阴道内微生物之间的相互抑制关系,致使霉菌繁殖引 起感染。此外孕妇、糖尿病患者,接受雌激素治疗的患者以及严重的传染病,消耗性疾病,缺乏B族维生素等也成为本病的易感人群和好发因素。

  流行病学

  非孕妇约10%,孕妇约50%携带霉菌。

  病机探微

  本病形成系由脾气之虚,肝气之郁,湿气之浸,热气之逼,带脉之伤所致。此外尚可因摄生不慎,洗浴用具不洁,感染湿毒,直犯阴器,侵于任带二脉,致任脉不固,带脉失约,秽液下流而发。

  诊 断

  中医诊断

  辨 证:

  霉菌性阴道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是阴部备痒难忍,带下呈豆腐渣或凝乳样,因此辨证时应以阴部瘙痒的情况及带下的量、色、质、味和伴有的全身症状作为本病的重点,参合脉象、舌质、舌苔进行认证。本病的病因以湿、热等邪气为主,据其湿、热的来源不同又有虚实之分,一般内生者属虚,外侵者属实,临证当评辨。

  1.湿热下注

  主证:带下量多色黄白,粘腻有块呈豆渣状,或凝乳状,阴痒,小便黄少,舌红苔黄腻或苔厚,脉濡略数。

  分析:外感湿邪郁久化热,循经下注,浸渍阴部,伤及任带二脉,故带下量多,质稠,如豆渣样;湿热久渍,肌肤失养故有阴痒;湿热灼伤津液,故见小便黄少。舌脉为湿热内盛见证。

  2.脾虚湿困

  主证:带下量多,色白质稀如水状,阴部不适,痒痛,小便短少,神疲乏力,口淡无昧,纳少便溏,舌淡脉细缓。

  分析:本证多由牌虚失于运化,水湿内停,流注下焦损伤任带二脉所致,故见带下量多质稀如水样;湿邪浸渍郁久化热,肌肤失于气血濡润,故有阴痒,阴痛不适;脾虚湿困则小溲不利;脾虚,气血生化不足故神疲乏力;脾虚运化失职故口淡无味,纳少便溏。

  西医诊断

  诊断标准:

  本病的参考诊断标准如下:

  1.外阴阴道奇痒、白带增多,呈白色豆渣样或凝乳样,粘附在阴道壁上。

  2.分泌物涂片可查到霉菌。

  具备第一项可诊断,具备第2项可确诊。(于德春.临床疾病诊断标准与国家体检标准.第1版.辽宁科技出版社. 1991:92.)

  症 状:霉菌性阴道炎有下述两种不同的症状。

  1.白带增多,外阴阴道奇痒,灼痛,排尿时更明显,可有尿频、尿病、性交痛。

  2.白带增多,外阴潮湿感,无明显瘙痒、灼热感。

  体 征:

  1.白带粘稠,呈豆腐渣样,或凝乳样,含白色片状物。有时白带稀薄呈水样或脓样。

  2.小阴唇内侧面及阴道粘膜附有白色片状薄膜,揭下后为红肿的粘膜面。急性期可见糜烂和表浅溃疡

  体 检:1.白带粘稠,呈豆腐渣样,或凝乳样,含白色片状物。有时白带稀薄呈水样或脓样。

  2.小阴唇内侧面及阴道粘膜附有白色片状薄膜,揭下后为红肿的粘膜面。急性期可见糜烂和表浅溃疡。

  实验室诊断:

  取阴道分泌物涂片,革兰氏染色,或加一小滴生理盐水或10%氢氧化钾溶液,镜下可见芽孢和假菌丝。

1/2上一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