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性疾病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疾病 > 免疫性疾病

预防艾滋病的“全民策略”

举报/反馈
2008-12-09 07:07:0039健康网社区

  4人输血染艾滋 哈尔滨专家呼吁重视血液安全

  哈市某医院血研所先后收治4名因使用不合格血液制品而引起艾滋病的患者。血液病专家呼吁,要警惕不合格血液制品。

  据市某医院血研所所长介绍,这4名患者都是青少年,都因输注了某8年前采集血液生产的血友病球蛋白感染艾滋病。据悉,使用感染艾滋病病毒的血液制品后,通常2至8年发病。

  据介绍,黑龙江省约有400多例血友病患者,在治疗中大多使用了血友病球蛋白,专家呼吁,各方应重视对血液制品的严格检测,以免其带毒殃及无辜。

  中国加强血液监管,力阻艾滋病经血传播途径

  中国正在全力阻断艾滋病经血传播的途径。中国卫生部正加紧制定规章,使单采血浆站的资格审批、设置、操作等得到有效监管,并将与警方联手打击非法采集、收购和销售血浆的行为;同时,卫生部投入了9.5亿元建设血站。

  最新出台的《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规定:取缔违法采集血液和原料血浆点;到明年年底,对所有临床用血实行艾滋病病毒检测;85%以上的临床用血要由合法的采供血机构提供,不足部分由经批准的医疗机构自采自供;所有生产血液制品的原料血浆必须由合法的单采血浆机构使用机械采集。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还决定,从今年起不再批准新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并对现有企业进行检查。卫生部和各省卫生行政部门已对单采血浆站进行了执业验收。

  据人民日报的报道,卫生部血液管理处负责人说,事实上,中国的输血安全水平在不断得到提高。通过实施一系列法律和管理办法,目前已形成无偿献血、血站设置审批和执业许可、血液质量检测、临床用血和责任追究的机制。

  武汉市献血车配电脑查档案保血液安全

  最近,武汉的6台街头献血车配上了手提电脑,市血液中心将在采血前为献血者检索以往资料。有关负责人介绍,此举将有利于进一步保证血液安全。

  据了解,我市去年献血达10万人次,其中,近万名献血者属于固定献血者。根据规定,两次献全血的间隔期应不少于半年。这样,一年中一名献血者只能献两次全血。然而,市血液中心发现,有少数献血者一年超过两次献全血。

  工作人员为献血者检索资料,可提醒未到间隔期的献血者改日献血,还可发现原来献过血,但血样并不合格的献血者,避免了再次无效采血。

  链接:全血,就是将人体内血液采集到采血袋内所形成的混合物,即包括血细胞和血浆的所有成分。

  安徽省血液管理中心正式挂牌成立

  旨在加强血液安全建设、规范血液管理工作的安徽省血液管理中心昨日正式挂牌成立。

  血液既是生命的源泉,又是多种疾病传播的渠道,统计表明,安徽省83.9%的艾滋病感染者是由不规范采血(浆)所致,加强血液管理、保障用血安全势在必行。

  新成立的安徽省血液管理中心将承担全省血液质量和安全措施的监督管理,协助省卫生行政部门查处血液违法案件;负责全省采供血业务指导、人员技术培训和全省临床用血调剂及医疗急救的应急采供血。

(实习编辑:戴月娟)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