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专家访谈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儿科 > 儿科专家访谈

儿科专家罗向阳解读:食用过问题奶粉的宝宝该怎么办?

举报/反馈
2008-09-12 18:01:0039健康网

  这两天,“三鹿奶粉”是大家看得最多听得最多的词之一,三鹿事件源于甘肃等地报告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调查发现患儿多有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历史。那么,到底肾结石是一个什么样的疾病,这么小的宝宝患上肾结石,有什么办法治疗?生活上,又可以怎么预防肾结石的发生呢?带着这些问题,39健康网请来了中山二院儿科的专家罗向阳主任为大家作一一解答。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儿科主任 罗向阳
 

  专家解读:小儿肾结石的特殊症状和特殊治疗。

  专家指出一般情况下,小儿肾结石的患病率是比较低的,肾结石的患病人群主要集中在青壮年,跟日常的饮食习惯有关。像这次“三鹿奶粉”受污染引起的肾结石患儿,属于特发事件。肾结石的形成是有很多原因的,成人的肾结石分为草酸钙结石、磷酸钙结石尿酸(尿酸盐)结石、磷酸铵镁结石、胱氨酸结石及嘌呤结石六类,大多数结石可混合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成分。而结石症状在幼儿不典型,很少出现象成人那样的胁腹部绞痛,肾结石患儿有排尿困难、排尿障碍、尿潴留、遗尿、血尿及反复尿急和发热等症状,而弥漫性腹痛或恶心、呕吐却相对多见,根据主诉常常会被误诊为阑尾炎。在较大儿童除主要症状腹痛外还有典型的绞痛。还有一些患儿可能是以尿路感染的形式出现,在肾结石或输尿管结石常有血尿和脓尿,也有发热、尿急和混浊尿。当小孩出现尿痛和排尿困难等以上症状,家长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首先应该做尿常规、肾功能、输尿管的B超,来判断肾结石形成的原因、结石的部位,再做相关的处理。正常婴幼儿食用奶粉是不会出现肾结石的,这次“三鹿奶粉”引发的肾结石只要还是“三聚氰胺”污染的问题。在治疗上,应该首先去除病因,清除体内有毒的化学物质,及时的阻断肾结石形成的源头,如果结石比较小,位置也不太重要,主要采取一些水化和碱化尿液的方法,可以减少结石的形成,只要及时发现,及时诊断,积极治疗,一般不会发展的急性肾衰竭,但是一旦结石比较大,影响到排尿和泌尿,大一点的小儿也可以采取手术或者体外碎石的办法。

  专家解读:已经食用过“三鹿奶粉”的宝宝该怎么办?

  罗主任提醒已经食用过受污染“三鹿奶粉”的小儿家长不要惊慌,首先观察小儿是否有上述症状表现,然后去医院要做尿常规和尿路B超方面的检查,第一时间发现或排除肾结石患病的可能性。患儿一旦发现结石,就必须由专科医生诊断患儿肾功能的损害程度而采取有效的治疗。经过积极的治疗,排除体内的有毒物质,就不会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也不会给小儿的身体健康带来后遗症。

  专家解读:奶粉本身的成分组成是否会引起其他的疾病?

  罗主任认为奶粉的组成相对是比较平和的,不会有引起结石的成分,“三鹿奶粉”造成小儿肾结石主要还是因为三聚氰胺的污染引起的。三聚氰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中间产品。动物长期摄入三聚氰胺会造成生殖、泌尿系统的损害,膀胱、肾部结石,并可进一步诱发膀胱癌。罗主任建议小儿在长期食用某一个品牌的产品时,有必要向厂家索取相关的产品组成情况和质量检查部门的报告。厂家也应主动向消费者提供相关的质量检查报告,这样才能保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避免这种事件的发生。

  专家解读:小儿成长营养元素的补充是否越多越好?

  小儿在生长发育中,钙铁等微量元素的补充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不是过量的补充,也不是像“三鹿奶粉”这样特殊的事件的发生,补钙补铁是不会引起小儿肾结石的,也很少通过食品而引起肾结石。正常情况下,即使是单独大量补钙而引起肾结石是及其罕见的,只有再过量补钙和过量补充维生素D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发生小儿的肾结石。作为多年的儿科医生的罗主任不提倡家长在小儿的生长发育中用太多的补品,强调只要家长给小儿提供一个全面的合理的饮食,就可以满足小儿正常的生长发育。

  对于初生的婴儿,母乳永远是最好的天然的食品。9个月以内的婴儿,母乳的成分都是最适合婴儿的生长的。在小儿4个月时就应该适当的添加其他乳制品或副食。现代医学认为,小儿胃肠道功能比较弱,一般适应一种奶粉后改用其他的奶粉,会引起腹泻之类不适应的症状。但是根据罗主任多年的临床经验来看,小儿在消化功能比较好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多种奶粉的搭配,这样以保证更全面的营养素。但在试用的时候也要遵从一个原则,那就是由少到多,从稀到浓。如果出现轻微的不适,可以适当的调整,出现严重的腹泻就要及时停止。罗主任指出,父母在喂养小儿方面应该多花心思观察小儿的特点,根据实际情况来作调整,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教条式的喂养。

  专家解读:针对“肾结石婴儿”事件,政府在监管方面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医院和家长又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这次“三鹿奶粉”的事件又再次暴露了食品药品安全方面的隐忧,罗主任认为,不论是食品还是药品,国家应该有一套质量把关的程序,能真正让老百姓放心的制度,对一些企业广告性质的宣传应该出台一系列的规范,类似像“国家免检产品”之类的称号应该有一定的标准和期限,消费者和我们医生都不清楚“国家免检”的具体内容,也不了解戴着“国家免检”头衔的产品是否真的能让人放心。如果是企业自身的广告词的问题,那么该企业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如果是质检部门对企业以往的质量和品质而给予的“国家免检”的称号,那么就对国家的部门敲响了一个警钟,不能将这样特殊的荣誉误导广大民众。

  专家介绍:罗向阳,男,博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小儿神经专科主任。曾进修于英国牛津大学。现任广东省医学会儿科分会小儿癫痫组副组长,广东省医学会儿科分会小儿神经组副组长,广东省医学会妇幼保健学分会儿童神经学组委员,广东省儿童发育行为学学组委员。长期从事小儿神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小儿癫痫、脑瘫、多动症、多发性抽动、多发性硬化的诊断和治疗,在国内率先开展大剂量丙球治疗多发性硬化和大剂量丙球治疗癫痫取得良好的效果,利用MR技术对脑瘫进行病理分型,进而采取不同治疗方案,大大提高了脑瘫的治疗疗效。使越来越多的少见病以至罕见病得到了诊治。如Landau-Kleffner综合征、Rasmussen综合征、色素失禁症伴继发性癫痫、家族性共济失调症等。并不断总结儿童神经疾病的免疫学改变特点和丙种球蛋白在神经疾病的治疗经验,使癫痫症和急性瘫痪的治疗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此外对儿童心理行为有独到的研究,曾多次主持广东电台“健康之声”的儿童心理热线节目。在对儿童神经疾病的治疗中坚持药物治疗与心理行为辅导以及康复训练相结合。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辜毅)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