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疾病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消化 > 消化系统疾病

第二型糖原累积病的治疗

举报/反馈
2008-04-07 18:01:0039健康网社区

        此型亦称Pompe"s病,于1963年由Hers发现,其病因为溶酶体中α1,4-葡萄糖苷酶(αl,4glucosidase)即酸性麦芽糖酶缺乏,以致糖原及麦芽糖不能转化为葡萄糖而被利用,全身组织均有糖原沉着,包括脑及视网膜毛细血管等。本病不伴有低血糖,酮症,高脂血症或其他中间代谢异常。

  本病可分为婴儿型,青少年型及成年型。婴儿型多在3~6个月内出现症状,有的在出生时即有表现。临床表现为骨骼肌张力低,心脏明显扩大,舌体增大及不同程度的肝肿大,脸容可似克汀病婴儿,常有呛咳,呼吸困难,EKG可表现为QRS波增宽,PR间期缩短,多数患儿在2~3岁时因心脏病变及呼吸肌衰竭而死亡。青少年型表现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人有步态异常,但无心脏表现。成年发病者仅表现为骨骼肌无力,症状有时非常轻微可无症状。

  治疗

  至今防治尚缺乏有效措施。有人采用黑色曲菌(Aspergillus niger)的a-糖甙酶由腹腔注入大白鼠后,发现肝,心及肌肉糖原减少,也有试用于患者的,仅能使肝糖原暂时下降,但临床上尚属研究阶段。

(实习编辑:罗荣兰)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