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疾病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疾病 > 传染性疾病

孢子丝菌病

举报/反馈
2007-12-26 17:57:0039健康网社区

  孢子丝菌病(Sporotrichosis),是由申克氏孢子丝菌所引起的皮肤、皮下组织及其邻近淋巴系统的慢性感染。

  〖临床特点〗

  一、病因:多有外伤史,
  二、好发部位:四肢和头面部等暴露部位。
  三、皮疹特点:皮下结节或暗红色浸润性斑块,表面可呈轻度疣状增生,挤压有少许分泌物,逐渐扩大与皮肤粘连,并沿淋巴管蔓延。
  四、自觉症状:轻微。
  五、分型:淋巴管型、固定型、播散型。

  〖组织病理〗组织细胞为主的肉芽肿和嗜中性粒细胞浸润形成的化脓性炎症。在脓肿和多核巨细胞中PAS染色有时可找到孢子或星状体。

  〖实验检查脓液或组织真菌培养有孢子丝菌生长。

  〖预防治疗〗

  一、10%碘化钾溶液为首选药物,10~20ml 口服3/日,饭后服药,并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如病人可以耐受,治疗应延长至临床治愈后4~6周。
  二、伊曲康唑100mg口服1/日,连续个月以上。
  三、特比萘芬250mg口服1/日,连续3个月。
  四、5-FC口服 1.5~2g/日,可与酮康唑合用,200mg/日,连续2~3个月。
  五、二性霉素B适用以上药物治疗无效者,静滴,还可配成0.25%的溶液局部损害内注射。

  局部损害可考虑切除治疗,或采用物理疗法、热疗或冷冻治疗。这是由孢子丝菌引起的深部霉菌病,主要侵犯皮肤,偶而也可侵犯粘膜,肺、脑膜和其他内脏器官。发病前,皮肤常先有外伤史,再接触带菌的泥土或植物,病菌就从损伤的皮肤进入人体,大约经过1~3周,就在最初侵入的部位产生象疖子样的损害,一般不痛,也不发热,溃破后形成溃疡,流脓不多;也可为丘疹、疣状损害、斑块、菜花样假性肿瘤等。损害可长期固定于一处,或沿淋巴管向上蔓延,产生一串类似损害,数个至数十个排列成条状。 一般以上肢发病的机会最多,下肢次之,近几年来面部也相当多见。 极少数可侵入血液,引起皮肤和内脏的广泛播散。挤出损害中的脓血作培养,常能分离出病原菌,即可确定诊断。 碘化物对本病有特效,一般用10%碘化钾溶液,每次10ml,每日三次,口服,疗程在2~3月。局部温热疗法可起辅助作用。 防止皮肤外伤对预防本病很重要。病人换下的敷料应烧毁,以免污染环境,感染他人。

(责任编辑:许学钦)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