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杂志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糖尿病 > 糖尿病杂志

胰岛素泵的临床应用

举报/反馈
2007-11-03 15:51:0039健康网社区

  该手术也可以扩展到糖尿病肾病、器官移植后糖尿病、无胰岛素抗体和低水平C-肽的2型糖尿病患者。此外,慢性胰腺炎导致的糖尿病、因疾病需要切除整个胰腺者,也是成人胰岛细胞移植手术的适应人群。

  成人胰岛细胞移植需要多少钱、多长时间?

  据谭教授介绍,目前成人胰岛细胞移植最大的难度在于实验室中胰岛细胞的分离,分离过程大约要40个小时,且所需要的试剂要全部从国外进口。目前国外一例手术费用约20万美元,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的费用在20万元人民币左右,未来希望控制在10万~15万元。此外,术后第一年的免疫抑制剂费用约4000元。通常情况下,施行成人胰岛细胞移植手术后3天即可出院,而施行肾-成人胰岛细胞联合移植需要3周左右。

  成人胰岛细胞移植后糖尿病是否还会复发?

  在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获得新生的7名患者中,男性2人,女性5人,年龄最大的45岁,最小的13岁。

  福建省的患者周某,有大约10年的糖尿病病史,多次出现酮症酸中毒而住院抢救。成功实施胰岛细胞移植后,完全脱离胰岛素已超过3年。

  黑龙江省患者任某,患糖尿病13年,伴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治疗1年,成功实施肾-成人胰岛细胞联合移植后,完全撤出胰岛素治疗,肾功能恢复正常,目前已经正常工作。

  据专家介绍,目前术后成功保持时间最长的患者为5年,5年以后的情况尚待进一步观察。

  醛糖还原酶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梁晓春等专家的多年研究结果表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和神经细胞内醛糖还原酶活性增高、山梨醇蓄积有关。实验和临床也证实,醛糖还原酶抑制剂能够抑制山梨醇的产生,维持正常的肌醇浓度,改善神经传导功能。

  在正常人体的组织中,葡萄糖的利用主要是通过酵解途径,并受胰岛素的调节,而神经组织利用葡萄糖并不依赖胰岛素,主要受组织内能量消耗的调节,所以胰岛素的缺乏及高血糖本身不能直接或显著地干扰神经组织的氧化供能。神经等组织中存在多元醇途径,由醛糖还原酶和山梨醇脱氢酶共同构成,前者催化葡萄糖转变为山梨醇,后者催化山梨醇向果糖转化,分别受细胞内的葡萄糖和山梨醇浓度的调节。

  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生机理基础研究的进展及新技术的应用,为寻找针对性药物提供了理论依据。但由于糖尿病的长期性、代谢复杂性和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仅用醛糖还原酶改变解释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病因是不全面的,如蛋白非酶糖基化产物的形成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关系也十分密切,有报道称,糖尿病大鼠醛糖还原酶基因表达增加,醛糖还原酶合成增多,当血糖高于11.0mmol/L,几乎所有的醛糖还原酶均被非酶促糖基化,糖化的醛糖还原酶活性明显升高,且不易被抑制。但在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和发展中,醛糖还原酶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否认的。如果能够阻断多元醇代谢紊乱这一环节,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应用前景。但目前的研究还是粗浅的,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

  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上已经显示出巨大的优势,表现在降低血糖、调节血脂、改善血流状态、提高免疫、抗衰老等多途径、多方面、多环节上,其毒副作用小,且疗效稳定;而西药降糖作用快,为糖尿病患者应激状态下之首选,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可以优势互补,疗效更佳。

  中药治疗糖尿病的研究已经广泛深入,但其水平不应单单停留在增加胰岛素的分泌上,应加强多途径的研究,如从减少葡萄糖在肠道的吸收,增加靶细胞上胰岛素受体数目,增加细胞的葡萄糖转运因子,增加糖的无氧酵解或不依赖胰岛素的代谢,减轻蛋白非酶糖化,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等方面来认识中药的降糖机制,这将为中医药的研究开辟更加广阔的前景。

  检测糖尿病又添新方法

  近日,南京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内分泌科在南京地区率先采用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免疫印迹法检测糖尿病,使临床诊断糖尿病有了更加准确的检测方法。

  据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内分泌科金晖副主任介绍,以往诊断糖尿病除依据病人症状、血糖指标外,只能进行单项抗体检测,而这种单项检测的敏感度只有40%~70%。中大医院率先开展的免疫印迹法检测糖尿病,只需抽取几毫升血液,就可以同时检测出胰岛细胞抗体、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素自身抗体三种抗体。三种抗体联合检测对1型糖尿病检测的敏感性高达98%,根据检查结果,医生可以很快作出分型诊断。该方法对无症状的人群同样具有很高的预测价值。

  采用介入新技术治疗糖尿病足效果明显

  上海长征医院影像科董生副教授最近采用最新技术“经皮血管球囊成形术”治疗下肢血管狭窄性病变,取得良好效果。患者的下肢和足部在十几小时之后逐渐由凉变热,皮肤由紫变白逐渐变红润,溃烂的脚慢慢结了痂,伤口开始愈合。

  该新技术是在病人大腿根部开1毫米左右的小口,将一根很细的导管通到腿部血管病变区,用新引进的直径1~3毫米、长5~8厘米的超微超薄可膨胀的球囊进行扩张,疏通恢复狭窄的血管,使得循环血流增加,局部的缺血坏死得以改善控制。

  据董生副教授介绍,糖尿病足的发病原理之一就是血管内壁上积聚了众多大小不一的以胆固醇为主要成分的脂质斑块,使得血管腔变细,通过的血流量变少,肢体的末端特别是脚趾或小腿因为缺乏血液供应,组织长期缺乏各种营养而出现代谢障碍逐渐变性、坏死。以往内科通常采用吃药的保守疗法,病情严重后则外科手术截肢。

  董生副教授同时提醒,引发糖尿病足的根本原因还是糖尿病,因此,控制好血糖是十分关键的。

  “双C”方案使糖尿病患者真正实现科学降糖

  世界卫生组织的数字显示:目前全世界至少有1.8亿多人患有糖尿病,这一数字到2030年将上升到3.6亿;2005年,将近110万人死于糖尿病;大约80%的糖尿病死亡病例发生在中低收入国家,大约50%的糖尿病死亡者年龄低于70岁,55%的糖尿病死亡者是妇女。该组织预计,如果今后十年不采取紧急措施,糖尿病的死亡人数将上升50%。

  在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超过4000万,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印度,而且增长速度惊人。美敦力公司计划将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引入我国,以推动“双C”方案在中国的普及。

  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母义明教授解释说,“双C”方案即动态血糖监测和胰岛素泵联合使用治疗手段,可帮助糖尿病患者真正实现精细降糖。母义明教授认为,“双C”代表连续动态血糖监测和连续输注。动态血糖监测获取的是糖尿病患者的连续血糖值,精确反映患者的全天血糖波动情况。根据动态血糖值来调节胰岛素泵的胰岛素输注基础率,将帮助病人真正实现科学降糖。减肥手术并发症为糖尿病治疗提供新思路

  美国Patti等的研究结果显示,以治疗肥胖为目的的胃旁路术可以继发患者餐后低血糖。但是有些严重低血糖患者经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后,症状仍不缓解,最终接受了部分胰腺切除术,胰腺病理均显示弥漫性胰岛增生,且以B细胞增生为主。

  选择用胃旁路术来减肥的人越来越多,对于一些术后发生难治性严重餐后低血糖的患者,医师应想到胰岛B细胞功能异常的可能性。美国梅奥医院内分泌科Service等也报告了胃旁路减肥手术的罕见并发症——胰岛细胞增生症(胰岛B细胞功能亢进)。至于胰岛细胞增生症的病因,目前还不清楚。Service等认为,胃旁路手术似乎可使B细胞营养因子水平升高,导致B细胞和胰岛增殖,胰岛素分泌过多和发生餐后低血糖。Service等表示,有证据表明,肠道激素可能介导了这一过程。

  华盛顿大学内分泌科Cummings在评论中指出,该研究报告的是胃旁路手术的一个新的并发症,但人们有可能利用胃旁路手术的这一作用来治疗2型糖尿病。他认为这是一个有希望的发现,胃旁路手术中的某些因素可使B细胞再生,如果能找到这些因素,人们就可以利用它们来治疗糖尿病。

  内窥镜新技术治疗糖尿病和肥胖症

  由智利的两家医院联合研发出的这种内窥镜手术,最关键的环节是在患者肠道入口60厘米处放置一个透明防水的软管。该软管从患者口腔进入,经过食道和胃到达十二指肠后,即被固定在肠道的内侧,起到内衬的作用,以阻隔食物与肠道壁的接触,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受到限制,从而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另外,安装在肠内壁的软管还可以阻断胃肠激素与胰岛素分泌之间的联系,使糖尿病患者的各种激素分泌机能逐步恢复正常,从而达到有效治疗糖尿病的目的。

2/3
梁晓春主任医师中医科,国际医疗部 北京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