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艾滋病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袭击着中国。
面对艾滋病严峻局面,中国政府的关注和干预力度也是空前的:国际艾滋病日前夕,胡锦涛总书记看望艾滋病患者并同他们握手交谈。此前,中国成立了高规格的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下发了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召开了全国艾滋病防治工作会议。关注和干预,说明了中国政府对艾滋病态度很“热”。
这种“热”,是建立在对未来趋势的判断上:未来中国艾滋病的流行是保持快速增长或逐步趋于平稳,这取决于是否能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地开展有效的艾滋病预防活动和提供治疗与关怀。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到2010年,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可能达到1000万人。
政府“热”起来,才会关注艾滋病患者的命运,才会调集社会资源,加大对艾滋病预防的投入,拨出巨款加快艾滋病疫苗的研制,在全社会宣传普及防治艾滋病的知识,最终有效遏制艾滋病蔓延的势头。
有“热”肯定有“冷”。尽管科学早已证明,与艾滋病患者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等接触行为,与艾滋病患者共用马桶、浴室、游泳池等公共设施不会感染艾滋病。但是,相关数字表明,对于公共场所的艾滋病病人,近六成的人会紧张躲避。如果一个同事得了艾滋病,明确表示不愿意再与这位同事继续共事的比例也接近六成。甚至还有人要剥夺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的入学、就业权。
不仅如此,艾滋病还被“泛道德化”,蒙上了一种“原罪”:一个人感染艾滋病,首先让人联想到的是他的不洁行为。
民间的“冷”,有可能抵销政府的“热”,有可能把艾滋病患者推向另一个极端:对社会、对他人的报复性心态和报复性行为。“热”的需要继续保持热度,“冷”的也需要开始升温:这才更有利于全社会形成合力,共同抗击艾滋病魔。
(实习编辑:吴春丽)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北京市性病艾滋病临床诊疗中心
主任医师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皮肤性病科
主任医师
北京华医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医院 皮肤科
副主任医师
陕西省中医医院 皮肤性病科
主治医师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皮肤性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