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长期以来,超过半数的家长对小孩“尿床事件”不甚重视。有些父母总是抱着侥幸心理,觉得不用治,大了就好了。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尿失禁学会专家认为:如孩子超过3周岁仍在尿床,在医学上被定义为“遗尿症”,是危害儿童健康的六大疾病之一。儿童尿床是一种隐性杀手,严重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学习和适应能力。
遗尿症的发病原因 现代医学证明:俾胃虚弱,功能紊乱,容易导致膀胱功能失调;中枢神经发育不健全,尿感信号无法及时准确地传递到大脑也是一个因素;膀胱括约肌功能发育不完善,导致收缩力减弱导致。除先天因素外,饮食结构不合理、未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家庭环境差也是造成尿床的病因。
主要病因有: 1. 遗传 约有70%有患儿其亲属有遗尿史。
2.精神因素 有精神疾病的儿童患病率高于正常儿童;如长期处于过度紧张状态中,父母离异,家庭不和,环境因素,学习压力也会使遗尿经久不愈。
3.正常排尿习惯 没有养成正常排尿习惯,或孩子白天体能活动过度或功课负担过重。
4.器质性因素 如泌尿系统感染、尿崩症、智力发育障碍、神经系统变等。 5
.功能性膀胱容量减少。 怎样帮宝宝驱赶“夜尿虫” 治疗儿童遗尿症,除采用对症治疗外,还可采用以下治疗方法—— 父母对患儿给予高度关心和爱护 。不要责难和打骂儿童,给予鼓励,消除患儿紧张、害羞、自卑心理,树立起治病的信心。 设置日程表。家长每天为孩子进行记录在日程表上。
当孩子无尿床时,便把一颗星画在日程表上,并给孩子口头表扬或物质奖励。 建立条件反射。家长要每天在孩子夜晚经常发生尿床的时间前半个小时至1小时用闹钟将其唤醒,起床排尿。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孩子就会被膀胱充盈的刺激唤醒,达到自行控制排尿的目的。 膀胱功能锻炼。督促孩子白天多饮水,尽量延长两次排尿的间隔时间,促使尿量时,让膀胱容量逐渐增大;在排尿中间,中断排尿,数1至10,然后再把尿排尽,以提高膀胱括约肌的控制能力。
忍尿训练。白天让孩子多饮水,有尿意时,让他忍住尿,每次忍尿不超过30分钟,每次训练1~2次,使膀胱扩张,增加容量,以减少夜间排尿的次数。 为避免孩子夜间熟睡后不易醒,白天应注意不要过度疲劳,中午最好安排一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睡前不要逗孩子,不要过度兴奋和剧烈活动,不看惊险紧张的影视片。 每天下午4点以后少饮水,晚饭少吃流质,不宜吃西瓜、橘子、生梨等水果及牛奶,以减少夜里膀胱的贮存量。 让宝宝侧卧睡觉,减少对膀胱的压迫,增强排尿的控制力。
别让尿床毁了孩子的一生 1、 尿床会严重影响孩子生长发育。长期尿床,体内的营养物质缓慢流失,并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及钙的吸收和合成酶的生成。孩子肝器发育迟缓(如:膀胱括约肌松弛、膀胱小、男孩阴茎小、睾丸大小不等,女孩月经来迟;肠胃功能差),并出同个子矮小、瘦弱、虚胖、腿短等等。
2、 尿床影响大脑及神经系统发育。导致孩子智商低,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反应慢,多动等;尿床孩子智商比正常儿童低17%~23%,多数尿床儿童在语言表达能力上,数字排序及逻辑思维能力方面较正常孩子低。
3、 尿床影响孩子心理健康。95%的尿床孩子造成性格缺陷、多动、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出现行为异常,如孤僻、自卑、内向、胆小、不合群,恐惧集体生活、男孩有暴力倾向,严重影响患儿未来的工作和人际关系的协调。
4、 尿床孩子免疫功能低下。机体抵抗力差,易患病和感冒。
5、 尿床孩子成人后问题多。尿床影响性激素分泌,30%~50%的尿床孩子成年后出现生殖问题,男性易出现少精、早泄、阳痿和不孕不育等症,女性则可能引起排卵障碍、月经不调、闭经等症。
(实习编辑:张丽娟)
主任医师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泌尿外科
主治医师
西安男科病医院 男科
主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泌尿外科
副主任医师
兰州市男科医院 性功能障碍
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泌尿外科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中心医院: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罗家井102号;南院: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青年大道8号;儿童医院: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飞虹路6号
二级甲等 妇幼保健院 公立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保健路3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华蓥市望月街27号
三级甲等 专科医院 公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新市区北京南路30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重庆市万州区枇杷坪151号
二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泷洲南路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