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科资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传染科 > 传染科资讯

血吸虫病监测预警面临挑战

举报/反馈
2023-07-31 05:46:1939健康网

血吸虫病监测预警存在困难,主要是由于该病的传播途径复杂、潜伏期长以及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等特点。

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通过皮肤与疫水接触而感染。当尾蚴侵入皮肤后,在局部繁殖形成童虫,然后经血液循环至肝脏发育为成虫并产卵,虫卵可沉积于肠壁内引起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导致肝硬化等严重后果。典型表现为腹泻、脓血便、肝脾肿大等症状,重症患者还可能出现腹水、下肢水肿等情况。此外,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出现贫血、营养不良等并发症。

针对血吸虫病的诊断,常用的方法包括粪便直接涂片镜检、血清学检测如皮内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以及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波检查和计算机断层扫描。血吸虫病的治疗通常采用吡喹酮等药物进行抗寄生虫治疗,以消灭体内寄生虫。对于晚期病例,可能需要手术干预,例如门脉高压症患者的脾切除术或TIPS植入术。

持续监测和早期发现是预防血吸虫病的关键,建议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本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