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科资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传染科 > 传染科资讯

长江流域的血吸虫病蔓延

举报/反馈
2023-12-07 02:53:1639健康网

血吸虫病是由日本血吸虫寄生在门静脉系统引起的急性或慢性寄生虫病。感染后患者早期可出现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晚期主要表现为肝脾肿大和门脉高压。而长江流域之所以会出现血吸虫病蔓延的情况,主要是由于血吸虫分布于亚洲、非洲及欧洲的大部分地区,在中国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平原、湖区地带。

血吸虫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钉螺传染给人,钉螺生活在有水草的水域中,成虫产卵于水底淤泥中,幼虫进入水中后钻入钉螺体内发育,并经6-8次蜕皮,约经2个月发育为尾蚴逸出水面,人接触疫水时即可能感染。因此,血吸虫病流行与钉螺孳生地面积有关,如果滥捕乱捞、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钉螺,则会增加患病风险。

另外,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血吸虫病疫情呈现从江河湖网型向城乡结合型转变的趋势,且农村血吸虫病疫情上升明显,其中又以钉螺为主要传染源。同时,部分感染者因治疗不及时导致病情加重,从而引起蔓延的情况发生。

对于轻度感染者而言,通常无明显不适感,仅可在粪便常规检查时发现;而对于重度感染者来说,可能会出现腹痛、腹泻以及大量黄色黏液脓血便等症状。若明确诊断为血吸虫病,应尽早进行药物治疗,如遵医嘱使用吡喹酮片等驱虫药,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影响身体健康。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