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出血、休克、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而血小板减少是其中的症状表现之一。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药物治疗、补液治疗、抗病毒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
一、原因:
流行性出血热主要是由于汉坦病毒感染所致,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也可能是因为患者食用被感染的动物内脏等食物而感染,从而导致流行性出血热。
二、症状:
1、发热: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发热为主,多数患者体温会在39-40°C,而且会出现高于39°C的持续性高热;
2、出血: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在发热期可能会因为血小板减少,而出现牙龈出血、鼻腔出血、胃肠出血、尿血、便血等症状;
3、休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休克,出现血压下降、尿量减少、昏迷、脑水肿、心肌损伤、肺水肿等症状;
4、神经系统症状: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腰痛、眼眶痛等神经系统症状,严重时还会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导致患者出现出血性休克。
三、治疗: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利巴韦林注射液、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等,有助于疾病的恢复。如果患者出现了休克的症状,应及时遵医嘱进行补液治疗,以免导致患者休克加重。
此外,建议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应隔离治疗,同时应注意卧床休息、合理饮食,密切观察病情,若有不适,应立即就医。
副主任医师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感染/传染科
副主任医师
浙江省舟山医院 传染科
主任医师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传染科
主治医师
周口市中心医院 内科传染科
主治医师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 传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