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行感染是指病原体通过血液循环系统从一个部位传播到另一个部位或器官引起的感染。

血行感染是由于病原体如细菌、真菌等进入血液后,在体内快速繁殖并扩散至其他组织或器官引起炎症反应和损伤的一种途径。这可能导致全身性感染,增加并发症的风险。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寒战、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以及局部感染征象如红肿、热痛等。
为确诊血行感染,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全血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检测、降钙素原水平测定等实验室检查;必要时还可能会安排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脏功能。治疗策略因感染类型而异,通常采用抗生素治疗,例如针对革兰氏阳性球菌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针对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头孢克肟胶囊等药物。重症或复杂病例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预防血行感染的关键措施包括避免共用个人卫生用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及时处理伤口感染,并确保均衡饮食以增强机体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