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科资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传染科 > 传染科资讯

新疆出血热感染方式

举报/反馈
2023-07-27 01:52:2839健康网

出血热即流行性出血热,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是以发热、出血、休克、肾功能损害等为主要表现的急性传染病。流行性出血热感染方式主要包括血液传播、空气传播、垂直传播、蚊虫传播等。

1、血液传播:多发生在发病后1-2周,感染者的血液及其分离液中有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即有传染性,健康人接触患者的血液及分离液后有可能感染流行性出血热,如有皮肤伤口也可被感染,孕妇也可经胎盘感染流行性出血热;

2、空气传播:多发生在起病前1-2周,患者多在发热后达到高峰,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或者是直接、间接接触传播,如通过被污染的食物、衣服、用具等,也可被感染,多发生在农村;

3、垂直传播:是指母婴垂直传播,在妊娠、分娩、哺乳期,以及胎儿、婴幼儿期比较常见,多发生在医疗卫生条件差,且病情严重的地区;

4、蚊虫传播:多发生在夏秋季节,以农村多见,大多是由于蚊虫叮咬引起,可导致流行性出血热感染。

预防流行性出血热,主要应该积极、彻底治疗畜疫,同时要切断传播途径,及时报告监测和疫情处置,做好消毒灭菌工作。目前主要是以对症治疗为主,如高热时可给予物理降温,或者使用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药物。对于出血热患者,主要是对症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可给予输血治疗,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