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科资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传染科 > 传染科资讯

预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

举报/反馈
2024-01-16 01:31:5839健康网

预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溶血性贫血,需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皮肤黏膜损伤,保持均衡饮食,增强免疫力,特别是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皮肤黏膜损伤、手术后状态、慢性病患者群体及老年人群。

1.免疫功能低下

免疫功能低下导致机体无法有效抵御外源性抗原侵袭,包括细菌、病毒等,从而增加感染风险。可考虑使用免疫增强剂如胸腺肽肠溶片来提升免疫力,减少感染概率。

2.皮肤黏膜损伤

皮肤和黏膜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能防止外来物质进入体内。当其受损时,细菌更容易通过伤口进入血液循环系统,进而诱发感染。针对轻微的皮肤损伤,可以使用碘伏进行消毒;对于较大的伤口,则需要清创缝合处理以促进愈合。

3.手术后状态

术后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免疫系统受到抑制,易受各种病原体入侵而发生感染。建议采取预防性抗生素治疗策略,例如青霉素类药物,以降低术后感染的风险。

4.慢性病患者群体

慢性病患者的免疫系统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对抗感染的能力下降,因此容易被感染。这类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定期服用免疫调节药物,如环磷酰胺,以维持正常免疫功能。

5.老年人群

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各器官组织逐渐衰退老化,免疫反应能力减弱,对病原体的防御力下降。为预防感染,建议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并注意保持居室通风干燥。

此外,建议定期监测体温变化,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感染迹象。必要时,可进行血液培养、咽拭子培养等实验室检测,以评估是否存在感染并确定致病微生物种类。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