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科资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传染科 > 传染科资讯

怎样得急性中毒性痢疾

举报/反馈
2023-12-09 10:43:1539健康网

急性中毒性痢疾的发生可能与细菌感染、食物中毒、化学物质中毒、误服有毒药物或长期接触毒物等病因有关,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评估和治疗。

1.细菌感染

当机体摄入致病菌如志贺氏杆菌后,在肠道内繁殖并产生毒素,导致肠黏膜损伤和炎症反应。典型表现为腹泻、腹痛、发热等,严重时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抗生素治疗是主要手段,例如口服诺氟沙星胶囊、盐酸环丙沙星片进行抗感染治疗。

2.食物中毒

食物被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气荚膜梭菌等污染,食用后会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轻度食物中毒可通过大量饮水或补充电解质溶液缓解,重症则需及时就医接受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3.化学物质中毒

由于误食或吸入了有毒化学物质,这些物质进入体内后会对消化系统造成损害,可能导致急性中毒性痢疾的发生。化学物质中毒需要立即进行洗胃、灌肠等急救处理,并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解毒剂,如依地酸二钠钙注射液、亚硝酸异戊酯喷雾剂等。

4.误服有毒药物

如果患者不小心误服了有毒药物,可能会对消化道造成刺激和损伤,进而引发急性中毒性痢疾的症状。误服有毒药物应立即到医院就诊,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要采取洗胃、导泻等措施以减少药物吸收。

5.长期接触毒物

长期暴露于某些有害物质中会导致身体逐渐积累毒性,从而增加患急性中毒性痢疾的风险。对于长期接触毒物的人群,建议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监测肝肾功能及相关生化指标,早期发现并干预可能的健康问题。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腹泻次数和质量的变化,以及是否有血便等情况出现。必要时,可以进行粪便常规加隐血试验、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测等,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