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科资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传染科 > 传染科资讯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源

举报/反馈
2024-01-14 01:42:0439健康网

临床上可引起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常见来源包括皮肤黏膜损伤、呼吸道飞沫传播以及密切接触等。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1.皮肤黏膜损伤:当人体受到外伤时,可能会导致细菌入侵体内,并在局部大量增殖,从而诱发疾病发生。此时需要做好伤口部位清洁工作,避免沾水以防感染的情况发生。

2.呼吸道飞沫传播:如果与感染者近距离接触,则有可能会导致病原体通过空气中的飞沫进行传播,进而侵入机体引发炎症反应。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去人流量密集的地方,同时也要注意个人防护,出门戴好口罩。

3.间接接触:比如饮用被污染过的饮品或进食不洁食物后,均可能造成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因此平时应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勤洗手,必要时可以适当使用消毒液对手部进行清洗。

除上述情况以外,输注受污染血液也可导致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进入体内并大量繁殖,引起急性咽峡炎、猩红热等疾病的发生。对于此类患者而言,需遵医嘱选择注射用苄星青霉素、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