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结核病菌可能是通过空气传播、食物摄入、皮肤接触、黏膜传播或伤口感染等途径进入人体导致的。感染后应立即就医,遵循专业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1.空气传播
当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时,会释放出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其他人吸入这些飞沫后可能被感染。戴口罩是阻断结核菌通过空气传播的有效方式之一。
2.食物摄入
食用未经充分煮熟的含有结核菌的食物可能导致感染。结核菌在消化道中仍具有一定的活性,能够穿过肠壁进入血液循环并扩散到其他部位。对于已经确诊为结核病患者,应采取高蛋白饮食,如牛奶、鸡蛋等,以促进机体恢复。
3.皮肤接触
直接皮肤接触或间接经由共用物品如衣物、浴具等可造成结核菌传播给他人。定期进行皮肤卫生维护和使用个人专属生活用品有助于减少风险。
4.黏膜传播
结核病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黏膜传播。结核菌附着于上皮细胞表面形成微小病变,然后逐渐繁殖并向周围组织扩散。建议结核病患者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利福平片、异烟肼片等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
5.伤口感染
结核菌可以通过破损的皮肤进入人体,导致局部感染甚至全身播散。对于开放性伤口的处理包括清洁伤口、覆盖敷料以及必要时抗生素治疗,如链霉素、乙胺丁醇等。
针对结核病的预防,建议定期进行结核菌素试验或IGRAs评估是否感染;对于有结核病史或其他免疫受损状况者,应特别注意肺部X光检查及痰液分析结果。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 泌尿外科
主任医师
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 肾脏病科
主任医师
上海天佑医院 康复医学科
主任医师
上海市同济医院 疼痛诊疗科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