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典型细菌性痢疾的粪便呈黏液脓血便,伴有里急后重、发热、腹痛和恶心,若症状持续应及时就医。
1.黏液脓血便
典型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菌属感染引起的肠道炎症,炎症刺激肠壁导致其出现水肿、糜烂和溃疡。这些病变会导致消化系统出血,血液和黏液混合于粪便中。此症状通常发生在结肠和直肠,患者可能伴随排便时的疼痛感。
2.里急后重
里急后重是由于志贺氏杆菌毒素作用于肠神经系统,使平滑肌痉挛所致。当存在炎症或感染时,会导致肠道蠕动加快,从而引发里急后重的感觉。这种感觉主要出现在直肠和乙状结肠处,伴随着强烈的排便欲望但无法顺利排空。
3.发热
典型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菌属感染所诱发的免疫应答反应,机体为了清除病原体而升高体温。志贺菌作为外来抗原会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进而引起发热。发热通常出现在疾病的早期阶段,且以不规则热型为主。
4.腹痛
腹痛可能是由志贺菌产生的内毒素以及外源性蛋白酶等致炎因子导致的肠管运动功能紊乱和肠管痉挛所致。此外,炎症还可能导致肠道缺血和缺氧,进一步加剧腹痛。腹痛一般集中在下腹部,程度可轻可重,有时可伴有腹泻或便秘。
5.恶心
恶心可能是志贺菌毒素刺激胃肠道平滑肌,引起胃肠动力异常的结果。同时,志贺菌毒素还会通过抑制细胞摄取氨基酸来干扰蛋白质合成,进而影响胃肠道的正常生理活动。恶心的症状可能在整个消化道中发生,尤其是在进食后更为明显。
针对典型细菌性痢疾的诊断,可以进行大便常规加隐血试验、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测、血清学检测等实验室检查。治疗措施包括抗生素治疗,如口服诺氟沙星胶囊、盐酸环丙沙星片等喹诺酮类药物。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预防脱水的发生。
主任医师
高州市人民医院 传染科
副主任医师
七煤集团总医院 传染科
副主任医师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感染/传染科
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 传染科
副主任医师
浙江省舟山医院 传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