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黄石属于一类疫苗,但不属于黄热病疫苗。黄热病是由黄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夏秋两季,可导致人群出现发热、肝脾肿大、眼结膜充血等症状。黄热病疫苗是用来预防黄热病的疫苗,但接种黄热病疫苗后,部分人群可能会出现疫苗相关的不良反应。
1、局部反应:接种部位可能出现轻微的红肿、疼痛、发痒,或者是出现淋巴结肿大;
2、全身反应:部分人群可能出现发热、头痛、关节痛、肌肉痛、周身乏力、嗜睡等全身反应。发热程度中等或者较高,发热时间较短,但一般不会超过48h。如果发热时间超过48h,但体温未超过38.5°C,建议使用物理降温的方式进行退热,如温水擦浴、酒精擦浴等。如果体温超过38.5°C,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等;
3、消化道反应:部分人群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4、其他反应:部分人群可能出现淋巴结肿大、心肌炎以及心律失常等情况,一般症状都比较轻微,不需要特殊处理。极少数人群可能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如头晕、头痛,或者是末梢神经炎,一般症状都比较轻微,多在1-2天可以自行缓解。
接种黄热病疫苗后,并不代表完全不会得黄热病,如果在接种后出现发热、皮疹等疑似黄热病的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接种完黄热病疫苗的人群,也应定期进行黄热病筛查,如有问题可及时治疗。
副主任医师
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 传染科
主任医师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 传染科
主治医师
周口市中心医院 内科传染科
主任医师
河南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传染科
副主任医师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传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