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科资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传染科 > 传染科资讯

血吸虫病健康教育宣传栏

举报/反馈
2023-09-02 07:18:3639健康网

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寄生在人体所引起的寄生虫病,可通过皮肤直接接触含尾蚴的疫水而感染,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

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成虫寄生于人体肝脏、结肠等器官系统内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当血吸虫进入体内后,会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导致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血吸虫病的症状包括腹泻、腹痛、肝肿大、脾脏肿大以及贫血等。其中,腹泻可能伴有黏液或血液,腹痛通常位于右上腹部,与胆管炎有关。

针对血吸虫病的诊断,可进行粪便孵化检测、血清学检测和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波检查。粪便孵化检测是通过观察粪便中的虫卵来确定是否存在活体血吸虫;血清学检测则利用抗原-抗体反应来检测患者体内的特异性抗体;超声波检查可用于评估肝脏和脾脏的情况。血吸虫病的治疗主要是使用吡喹酮等药物进行抗寄生虫治疗。该药具有广谱抗血吸虫作用,能迅速杀死成虫并破坏其幼虫阶段。

预防血吸虫病的关键措施是避免接触受污染水源,特别是可能存在尾蚴的水域。此外,个人防护如穿着长袖衣物和涂抹驱蚊剂也有助于减少感染风险。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