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科资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传染科 > 传染科资讯

乙型肝炎暴露后处理

举报/反馈
2023-07-31 06:28:5439健康网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导致的病毒性肝炎,可通过血液、体液等传播,可导致肝细胞受损,甚至发生肝功能异常、肝衰竭。乙型肝炎暴露后可进行一般处理及针对症状进行治疗、保肝及抗病毒治疗等。

1、一般处理:乙型肝炎暴露后首先应立即清理伤口,并进行消毒处理,接触乙型肝炎病毒患者的体液后应使用肥皂水或具有一定杀菌作用的洗手液洗手。如果不小心沾染,应立即清洗伤口,并消毒,同时尽量避免对暴露的器官进行接触,防止再次感染乙型肝炎病毒;

2、保肝及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暴露后,应立即针对受伤的器官进行相应的保肝及抗病毒治疗,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促肝细胞生长素,促进肝细胞修复,或服用拉米夫定片、恩替卡韦片等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此外,还可以注射胸腺肽肠溶片,提高免疫力;

3、防治接触传染:乙型肝炎病毒可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进行传播,暴露后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抗体、核酸或血清学检查,明确是否发生感染,同时针对暴露的器官进行相应的处理;

4、保护自己:应避免与暴露人群发生性接触,避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针头,或共用牙刷等,从而避免感染乙型肝炎病毒。

暴露后接种乙型肝炎病毒疫苗,可有效避免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同时应避免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进行密切接触,生活中应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避免共用注射针头等,从而防止感染。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