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死亡率接近100%!致命“食脑虫”又来了......

  夏天气温炎热,不少朋友喜欢游泳,在水中享受一片清凉,同时也能锻炼身体。但游泳也存在一定风险,因为里面很有可能藏着可怕的“吃脑虫“!


死亡率接近100%!致命“食脑虫”又来了......

  01 “吃脑虫”:夏天玩水最易中招

  7月4日,据CNN报道,美国佛罗里达卫生部(Florida DOH)宣布,在当地发现了“食脑虫”入侵的确诊病例,但Florida DOH没有提供更多的细节。

  不管如何,这入侵“食脑虫”对大脑将会是致命的摧残!它的学名是“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会顺着鼻子一直钻到大脑,引起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PAM),患者会出现癫痫、头痛、性格变化、思维混乱等症状,甚至脑死亡。

  其实,这种“食脑虫”病例在美国并不是个例!

  2019年7月19日,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一位59岁的男子在当地的“梦幻湖水上公园”游泳后,不幸出现了头痛、发热等症状,4天后便不治身亡。

  北卡罗来纳州卫生与人类服务部(NCDHH)在一份声明中称,经检测,这名男子为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感染。

  看到这里,大家别以为只有美国才有这种惨剧,我国也有过类似报道。

  2016年8月,一位男子在深圳一处景区游玩后出现了头痛、发热等症状,经相关检查诊断为“阿米巴性脑膜脑炎”,10余天的治疗还是没有挽救回他的生命。

  02 温暖水体它最多,死亡率接近100%

  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通常生活在温暖淡水中,如湖泊、河流、温泉、池塘,生活及工业排放的污水,医院及居民的供水系统、空调水、水塔水、长期未用的自来水管水,未经氯化消毒的游泳池水等。

  它可以在高达46℃的温度下生存,并且有时可以在较高温度下短时间存活。夏季由于天气炎热,淡水水温升高,更有利于这种原虫的生长,所以该种阿米巴原虫感染常常发生在夏季,高发在7到9月。

  福氏耐格阿米巴原虫感染比较罕见,但是一旦感染,死亡率非常高——根据Florida DOH的数据,美国累计有143名确诊病例,三分之二是健康儿童。其中只有4人幸免于难,死亡率超过了97%。

  03 感染防不胜防,症状毫不典型

  阿米巴感染的途径非常特别:当人们在游泳时,这种原虫可以随着水流通过鼻腔进入大脑,从而发生感染。由于这种独特的感染途径,所以跳水和潜水者更易感染。

  感染的潜伏期一般是5-8天,症状通常不是很有特异性。由于阿米巴经嗅神经入脑,并引起嗅神经损害,所以早期症状包括嗅觉和味觉异常,但通常会被患者忽略。

  高热、头痛、呕吐是早期的显著症状,有些患者还会出现运动失调、定向力障碍、复视、精神行为异常等脑膜脑炎的典型症状。随着疾病继续发展,患者可能出现抽搐、意识障碍,最终进入昏迷和呼吸衰竭。

  最突出的体征是明显的脑膜刺激征,还可能出现面瘫、咽瘫和复视等。

  疾病进入晚期,则表现为颅内压明显增高、视神经乳头水肿、肌张力异常、生理反射减弱或消失,病理征阳性,瞳孔散大和对光反射消失。

  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增高伴核左移;血糖、尿糖升高。

  患者的脑脊液改变类似细菌性脑膜炎。白细胞明显升高,但也可见较多的红细胞,脑脊液蛋白质增多,糖和氯化物降低,新鲜的脑脊液在显微镜下或经过培养均可找到活动的阿米巴原虫。

  由于疾病发展快,常常未明确诊断患者即死亡。我国大陆报道的6例患者仅有1例在生前诊断明确,其余均依靠死后腰穿或尸检。

  04 治疗没有特效药,野外游泳需注意

  福氏纳格里阿米巴感染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病程很短,一般在1周内死亡,预后极差。抗真菌药两性霉素是唯一证实有效的,目前存活的病例均是使用两性霉素B或联合利福平、氯硝丙唑、氟康唑治疗。美国有几例使用乳腺癌药物米特福辛治疗成功的报道。

  一起游泳的人中常常可能仅有患者一人感染,这让医生们也十分困惑。

  预防只能采取一些非特异性的手段:

  避免接触发电厂附近的温暖淡水。

  不要在不干净的河水、潮水、池塘水和温泉水中游泳、洗澡、洗脸,使用长期不流动的水管水时也要注意。

  游泳时避免脏水流进鼻子里,谨慎进行跳水和潜水,可以使用鼻夹。

  使用洗鼻壶时只能使用煮沸的、冷却的、蒸馏的或无菌的水来清洗鼻子。

  不要随意翻动河底或湖底的淤泥。

  一旦在游泳后出现头痛、呕吐、嗅觉异常、发热等可疑症状要立即就医,争取及早治疗。

  参考资料:

  [1]https://edition.cnn.com/2020/07/04/us/naegleria-fowleri-case-florida-trnd/index.html

  [2]https://www.livescience.com/55158-brain-eating-amoeba-facts.html

  [3]https://www.livescience.com/66037-man-brain-eating-amoeba-death-north-carolina.html

  [4]https://www.cdc.gov/parasites/naegleria/general.html

  [5]蔡皓东,福氏纳格里阿米巴与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 中华实验与临床感染病杂志,2007,1(4)

2020-07-15 00:00:02浏览9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自闭症的幼儿有哪些症状表现
自闭症幼儿的常见症状表现通常涵盖社交障碍、语言发展迟缓、重复刻板行为以及兴趣狭窄等。自闭症,又称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通常在幼儿时期发病,会影响孩子的社交、沟通、行为等多方面发展。1、社交障碍:自闭症幼儿通常对他人缺乏关注,很少与人有眼神交流。在集体活动中,其通常独自玩耍,不参与其他孩子的互动游戏,对他人的呼唤、逗引反应冷淡,难以理解他人的表情、肢体语言所传达的情感信息,无法建立正常的社交关系。2、语言发展迟缓:相较于同龄孩子,自闭症幼儿开口说话较晚,可能到了两三岁还只会说少量简单词汇,且发音不清。即使能说出一些句子,也多是机械重复听到的话语,不懂灵活运用语言进行交流,难以表达自己的需求、感受,比如想要玩具,不会用语言请求,而是通过哭闹、拉扯等行为示意,沟通能力明显落后于正常发育进程。3、重复刻板行为:这类幼儿经常会出现重复性动作,如不停地拍手、摇晃身体、旋转物品等,而且这些行为一旦开始,很难被打断,似乎沉醉其中。他们还会遵循固定的生活模式,若日常流程稍有改变,就会表现出极度的焦虑不安,像每天固定的路线、座位被变动,就可能引发情绪失控,哭闹不止,以此来对抗变化。4、兴趣狭窄:自闭症幼儿通常只对少数事物表现出强烈兴趣,如专注于某个玩具的某个部件、反复观看同一部动画片片段,对其他新鲜事物则视而不见。并且他们玩玩具的方式单一,不像正常孩子会探索多种玩法,而是执着于自己特定的玩法,对外界丰富多彩的活动缺乏参与热情。对于自闭症幼儿家庭,建议家长尽早带孩子就医诊断,一旦确诊,应积极配合专业康复训练。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多创造社交情境,引导孩子与人互动;耐心陪伴孩子说话,鼓励表达;接纳孩子的刻板行为,逐步引导改变;发现孩子的兴趣点,拓展其兴趣范围。
任守臣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婴幼儿腹部离心性脂肪营养不良看哪个科
婴幼儿腹部离心性脂肪营养不良可就诊于皮肤科、儿科、内分泌科等,不同科室从专业角度对疾病进行诊断与治疗。严格遵医嘱定期复诊,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1、皮肤科:皮肤科专注于皮肤疾病的诊疗,对婴幼儿腹部离心性脂肪营养不良这类皮肤脂肪代谢异常疾病具有丰富经验。皮肤科医生通过观察腹部皮肤脂肪萎缩的形态、范围、边界特征,结合皮肤组织病理检查,明确脂肪细胞的变化情况,判断疾病类型和进展程度,进而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如外用药物、物理治疗等 。2、儿科:儿科医生熟悉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能够从整体健康角度评估病情。对于腹部离心性脂肪营养不良,儿科医生不仅关注皮肤脂肪变化,还会排查是否存在其他系统问题,如营养不良、免疫功能异常等全身性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同时综合考虑婴幼儿年龄、体重等因素,确保用药安全和治疗的可行性 。3、内分泌科:内分泌系统紊乱可能与脂肪代谢异常相关,内分泌科医生擅长从激素水平和内分泌调节角度分析病因。通过检测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等相关激素水平,排查内分泌疾病对脂肪代谢的影响,明确是否存在内分泌失调导致的脂肪营养不良,从而针对性地进行内分泌调节治疗 。发现婴幼儿出现腹部离心性脂肪营养不良症状,应及时就医。就诊时携带详细的生长发育记录、喂养史等资料,以便医生准确判断病情。日常护理中,保持患儿腹部皮肤清洁,避免外力摩擦和压迫患处。同时,家长应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
任守臣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婴幼儿皮下脂肪营养不良的原因
婴幼儿营养不良导致皮下脂肪减少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其原因主要包括非疾病因素和疾病因素。非疾病因素如喂养不当、饮食结构不合理、生活条件差等。疾病因素则包括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腹泻、先天性心脏病等。一、非疾病因素:1、喂养不当:母乳不足或配方奶配比不当,导致婴幼儿摄入的营养不足,皮下脂肪减少。2、饮食结构不合理:辅食添加不及时或种类单一,无法满足婴幼儿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例如,过晚添加辅食或仅以米粉为主,缺乏足够的蛋白质和脂肪摄入,会导致皮下脂肪减少。3、生活条件差:经济条件差或卫生条件不佳如缺乏新鲜食材或食物储存不当,可能导致婴幼儿无法获得足够的营养。二、疾病因素:1、消化系统疾病:如胃食管反流、胃炎、肠炎等,会影响婴幼儿对营养的吸收。例如,胃食管反流会导致婴幼儿频繁呕吐,营养摄入不足。2、慢性腹泻:长期腹泻会导致营养物质大量丢失,影响皮下脂肪的积累。例如,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若未及时治疗,会导致营养不良。3、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会导致婴幼儿代谢增加,营养需求升高,但摄入不足。例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常因呼吸困难而进食减少。对于婴幼儿营养不良皮下脂肪减少的情况,定期到儿科或营养科进行检查,监测婴幼儿的体重、身高、皮下脂肪厚度等指标。若发现营养不良,应及时调整喂养方案,增加营养摄入。保持良好的卫生条件,避免感染。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妊娠合并梅毒对胎儿及婴幼儿的影响
妊娠合并梅毒对胎儿可造成流产、早产、胎儿发育异常等影响,如果不积极治疗,可能会对婴幼儿造成先天性梅毒症状、生长发育迟缓、听力障碍等影响。建议孕产妇及时就医,进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以及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等检查以明确诊断。一、对胎儿的影响:1、流产:梅毒螺旋体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引起胎盘血管炎,导致胎盘组织坏死、绒毛间隙血栓形成,使胎儿无法获取足够的营养和氧气,从而引发流产。2、早产: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可刺激子宫收缩,导致早产。早产儿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出生后容易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等多种并发症。3、胎儿发育异常:梅毒螺旋体侵犯胎儿,可影响其正常发育,导致胎儿发育迟缓,表现为胎儿双顶径、股骨长等生长指标低于同孕周胎儿。还可能造成胎儿先天畸形,如先天性心脏病、骨骼畸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等,严重影响胎儿出生后的生活质量。二、对婴幼儿的影响:1、先天性梅毒症状:婴幼儿出生后可能逐渐出现先天性梅毒的症状,如皮肤黏膜损害,表现为红斑、水疱、糜烂等;还可能出现骨膜炎、骨软骨炎等骨骼损害,导致肢体疼痛、假性瘫痪;还可能有梅毒性角膜炎,影响视力。2、生长发育迟缓:受梅毒感染影响,婴幼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可能出现体重增长缓慢、身高增长滞后等情况,智力发育也可能受到影响,导致认知、语言、运动等功能发育落后于正常婴幼儿。3、听力障碍:梅毒螺旋体可侵犯婴幼儿的听神经,导致听力受损。随着婴幼儿成长,可能表现出对声音反应不灵敏,严重时可发展为听力丧失。建议孕妇在孕前进行全面的梅毒筛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生活中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浴盆等物品。定期产检,密切监测胎儿发育情况。分娩后对新生儿也需进行梅毒相关检查和评估,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先天性梅毒。若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就医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