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肝炎病人舌象/舌苔的特点

欧宏亮 肝病科 副主任医师
宁波市第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传统的舌诊除应掌握舌的脏腑分部外,其基本要领是气病察苔、血病察质;察舌苔以知邪之深浅,望舌质而知脏腑的虚实。舌的两侧属肝胆分野,因此当更注意望舌之两侧。

根据大量临床资料的报道、肝炎患者的舌质大都有淤暗之色、其中最常见的有淡暗舌,暗红舌与暗紫舌。少数患者出现红维舌和鲜红舌。谈暗舌多属肝血不足兼淤或脾气湿而肝血郁滞,多见於慢活肝或肝硬化者。暗红舌主肝经血热兼有血淤,多见于急性肝炎热毒炽盛或慢活肝病情活动明显者。某些肝硬化者出血前红绛明显,可能与高凝状态出血有关。暗紫舌多属气虚或阳虚,血行无力、气血淤阻,多见于肝硬化或肝癌患者。可同时伴见肝脾肿大质硬、肝掌、蜘蛛痣等体征。舌色鲜红、舌体薄瘦少苔者,主阴虚内热,多见於慢性迁延型及活动型患者,或久服苦燥伤阴之药者。舌中呈现小红点者为出血征象。常见于血小板降低,伴见口腔粘膜,皮肤先后出现瘀斑者,与血液“低凝状态”时的出血情况相类似。另有一些患者舌的两侧出现淤暗色的条纹,称之为“肝瘿线”的,则多发现肝癌。舌体胀大而尖红,两边出现红色芒刺者,伴见脉弦大而涩或弦数有力,则提示病势正在发展。

从舌苔上看,可见薄白、薄黄、薄腻、黄腻、白腻及无苔。一般而言,黄腻苔明显者多为急性肝炎,迁延性或活动性慢性肝炎病情活动不稳定,湿热亢盛的患者,也有部分喜好饮酒的肝炎、肝硬变患者。白腻苔多为脾湿内阻、痰湿相合者,多见于慢性肝炎患者。一般来看,慢性肝炎患者大部分舌苔为簿白,薄黄或薄腻,厚腻的只占1/3。某些热重于湿的患者,舌苔亦可见白腻之象,用清热利湿法舌苔往往不易退去,而用清热解毒配以通腑消导则舌苔退得较快。舌苔在根部较厚的,届下焦湿热痰浊;在中部的为痰湿中阻,在偏侧的属肝胆湿热。

舌边尖有齿印的主虚象,但应结合舌色、脉象、肝功能及体征全面分析,方可确定。

2016-02-08 15:51:55浏览8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叶志伟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胃癌晚期肝转移怎么治疗最好
胃癌晚期肝转移一般没有最好的治疗方法,但可以通过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射频消融术等方法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化疗胃癌晚期出现肝转移的情况,通常是由于癌细胞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肝脏,并在肝脏内生长繁殖所引起的。此时患者可以通过化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常用的药物有氟尿嘧啶注射液、紫杉醇注射液等。2、放疗如果患者身体情况较好,也可以通过放疗的方式进行治疗,放疗主要是利用特殊的仪器产生放射线,对肿瘤细胞进行照射,从而杀死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繁殖。3、靶向治疗患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曲妥珠单抗、甲磺酸阿帕替尼等靶向药物进行治疗,可以通过特异性地阻断肿瘤靶点,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4、免疫治疗对于晚期胃癌伴有肝转移的患者,也可以通过免疫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常用的药物有人工全肿瘤单克隆抗体NXG-40和卡瑞利珠单抗等,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从而达到控制病情的目的。5、射频消融术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肝脏转移瘤,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该手术属于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但是由于肿瘤的存在,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局部疼痛的症状。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饮食上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有利于补充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如果患者不适症状加重或是出现其他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曹普生主任医师
上海中大肿瘤医院
早期胃癌能治好吗,还可以活多久
早期胃癌一般可以实现临床治愈,其寿命可与正常人无异。对于早期胃癌患者,建议确诊后积极配合医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严格遵循医嘱完成手术及后续辅助治疗。早期胃癌能够治愈,主要源于肿瘤处于疾病发展的初始阶段。此时肿瘤细胞仅局限于胃黏膜层或黏膜下层,尚未侵犯肌层及更深组织,也极少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通过手术可完整切除病灶,有效降低肿瘤负荷。目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内镜黏膜切除术等微创技术的应用,在保证根治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保留了胃功能,减少了手术创伤。此外,术后辅助治疗如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或化疗,可进一步清除潜在微小残留病灶,降低复发风险,从而实现临床治愈的效果。早期胃癌患者经治愈后寿命与正常人一样,是因为疾病对机体的损害在早期得到了有效控制。由于肿瘤发现及时,未对消化系统及全身机能造成严重破坏,患者术后通过合理的饮食调节和康复管理,胃肠功能可逐渐恢复正常,营养吸收与代谢保持稳定。同时,早期胃癌治疗后复发率低,若定期复查未发现肿瘤复发迹象,患者生活质量不受显著影响,能够正常工作、生活。建议患者在饮食上遵循少食多餐原则,选择易消化、营养均衡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同时,关注心理健康,避免因疾病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疏导,以良好心态促进康复。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