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血清胆红素:黄疸病例升高,少数病例可达170微摩/升以上,结合与非结合胆红素均增加。
②血清酶测定:一是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在急性期、慢性活动期均可升高,重型肝炎时反而下降,出现“酶疸分离”现象;二是血清胆碱酯酶(CHE)在肝功损害严重时可降低;三是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在胆道梗阻、淤胆型肝炎时升高;四是γ-谷酰转肽酶(γ-GT或GGT)在慢性肝炎时可轻度升高,淤胆型肝炎时明显升高。
③蛋白代谢功能试验:重度慢性肝炎、重型肝炎及肝硬化时血清白蛋白减少,球蛋白可增高。
④血清胆固醇:重型肝炎时血清总胆固醇明显降低,胆固醇酯比例下降,常少于70%。在淤胆型肝炎及肝外阻塞时血清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可明显升高。
⑤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重型肝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活动度下降至40%以下,肝损害愈严重,指标变化愈明显。
⑥其他:如血清胆酸测定可用于判定肝损害的程度及黄疸的鉴别诊断。肝纤维化常用血清玻璃酸酶(HA)、Ⅲ型前胶原肽(PCⅢ)、Ⅵ型胶原(Ⅵ-C)和层黏蛋白(LN)等指标进行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