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乙型肝炎与肝癌关系密切。临床注意到肝癌病人常有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的病史。在慢性乙型肝炎和HBsAg携带者中,肝癌发病率高,用敏感方法检测肝癌病人血清中的乙型肝炎标志物(HBVm),结果90%以上出现阳性(对照组仅约15%)。
目前对乙型肝炎转变为肝癌的机制尚不清楚,有人推测是乙肝病毒引起肝细胞损害,继而发生增生或不典型增生,从而对致癌物质(如黄曲霉素)敏感,在小剂量刺激下导致癌变。还有人认为,HBV DNA整合到肝细胞染色体的DNA上,也可能是致癌的一个机制。最近的研究提示:乙肝病毒调节基因——乙肝病毒X基因的反式激活功能在肝细胞癌变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所谓反式激活是指某些基因表达产物如信使核糖核酸(mRNA)、蛋白质对宿主基因的表达具有促进作用。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尽管乙型肝炎与肝癌关系很密切,但乙肝病毒感染后发展为肝癌的毕竟只有小部分;有的地区乙肝病毒感染率并不低,而肝癌的发生率却不高(如埃及、肯尼亚、中国)。这些说明乙型肝炎在肝癌发生上仅起到部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