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北京启动甲型H1N1流感医疗救治预案

  即日起,除确诊和疑似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密切接触者需进行流感样病例检测外,所有38.5℃以上的发热患者均要进行甲型流感样病例的检测,昨天,北京市卫生局召开“北京市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会议”,启动了本市甲型H1N1流感医疗救治工作预案,为避免院内交叉感染,市卫生局建议有发热症状的患者前往本市设有感染性疾病科的96家医院就诊。   13天医学观察426人   目前,全市共开展了三次针对甲型H1N1流感病例密切接触者的大型追踪工作,分别为香港确诊病例在京密切接触者追踪;四川确诊病例在京密切接触者追踪和山东确诊病例在京密切接触者追踪。同时根据全国其他省市的协查请求,也进行了部分在京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工作。   截至5月14日7时,全市共累计集中医学观察426人。其中,国门路大饭店206人,京林大厦65人,鑫航旅大酒店120人,如家连锁酒店35人;累计解除131人,转入地坛医院9人。   目前正在集中医学观察的还有286人,其中国门路大饭店161人,京林大厦59人,鑫航旅大酒店35人,如家连锁酒店31人。   38.5℃患者全做甲型流感检测   “实验室检测是确保流感样病例‘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的重要基础”,昨天,市卫生局科教处处长吕一平表示,本市将扩大甲型流感样病例的监测范围。   除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需要采集咽拭子进行化验外,要求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含其他接收流感样病例的医院)发现的发热在38.5℃以上,有咽痛、咳嗽等症状的流感样病例,均要采集鼻/咽拭子样本进行甲型流感病毒检测。   8名同机密接者查无下落   截至5月14日7时,卫生部通报排查NW029的72名中国国籍密切接触者中,已找到71名(其中66名在国门路大饭店集中医学观察,3名在外省,2名离境),1名患者(包英华)无下落,已向户籍所在地(内蒙古自治区)发函,也未能找到;75名外籍密切接触者,找到68名(其中52名在国门路大饭店,5名在京林大厦集中医学观察,10名在外省,1名已离境),7名外籍密切接触人员经多方联系仍无任何信息,目前仍在继续查找。至此,本市还有8名同机的密切接触者没有找到。   即日起发热改去感染科   昨天,市卫生局副局长邓小虹介绍,目前本市已在96家二级以上医院设置了感染性疾病科,即日起,建议市民出现发热症状不要再去发热门诊,而去设置有感染性疾病科的医院就诊并进行发热排查。这96家医院中包括三级医院40家,二级医院56家,部队医院4家,中医院10家。   邓小虹说,这样做可以有效地避免造成更大范围的疫情传播和交叉感染,同时,也有助于保证发热排查的工作效率。   昨天,邓小虹还通报了本市6家医院应设而未设感染性疾病科。这6家医院是卫生部北京医院、宣武区中医院、西城区展览路医院、顺义区空港医院、海淀区羊坊店医院和怀柔第二医院。   ■对话·邓小虹   感染科就诊非疫情严重   记者:目前,本市疑似患者的运送工作进展得怎么样?   邓小虹:我们要求一旦发现疑似和确诊病例,患者所在医院应立即呼叫120急救中心,由其安排车辆负责转送。有的医院认为只有负压车辆才能转送病人,普通救护车只要开窗通风也是没问题的。   记者:现在建议患者前往感染性疾病科就诊而非发热门诊,是不是说明本市现在的疫情严重了?   邓小虹: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因为随着我国先后出现多例甲型流感病例,现在防控形势就显得尤为严峻,每个城市都有随时出现确诊患者的可能。因此我们要把防控的关口前移,在保持高度警惕性的同时,进一步做好预检初筛工作,让市民知道此次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2016-03-17 08:05:18浏览38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党华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过敏性鼻炎的症状都有哪些
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多样,主要包括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塞和鼻痒等。过敏性鼻炎是一种由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多由花粉、动物毛发、尘螨等引起。1、阵发性喷嚏:过敏性鼻炎患者常因鼻腔受到过敏原刺激而出现阵发性喷嚏,每次可连续数个到数十个不等。这是由于过敏原与IgE抗体结合后,触发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炎性介质,刺激鼻黏膜的神经末梢,引发喷嚏反射。2、清水样鼻涕:由于炎性介质导致鼻腔黏膜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渗出,所以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可能会产生大量清水样鼻涕。3、鼻塞:鼻塞是过敏性鼻炎患者的常见症状之一,主要是过敏原刺激导致鼻腔黏膜充血、水肿,鼻腔通道变窄而引起。鼻塞的程度轻重不一,可呈间歇性或持续性。4、鼻痒:过敏性鼻炎患者常感到鼻腔和咽部瘙痒,这是由于炎性介质刺激鼻黏膜的神经末梢所致。鼻痒可引发患者频繁揉鼻、抠鼻等行为,进一步加重鼻腔黏膜的损伤。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更换床上用品、减少宠物接触等。若症状较轻,可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有助于清除鼻腔内的过敏原和炎性介质,缓解症状。若症状较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或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等。这些药物可有效抑制过敏反应,减轻症状。
党华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过敏性鼻炎根治小偏方
一般没有过敏性鼻炎根治小偏方的说法,过敏性鼻炎难以完全根治,但可通过避免接触过敏原、药物治疗、鼻腔冲洗、免疫治疗等措施来控制症状,建议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并做好长期管理。1、避免接触过敏原:建议患者在明确过敏原后尽量避免接触,如对花粉过敏者,在花粉传播的季节减少外出,关闭门窗;对尘螨过敏者,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使用除螨仪等。从源头减少过敏原对鼻腔黏膜的刺激,可一定程度上降低过敏反应的发生几率。2、药物治疗: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能竞争性地阻断组胺与H1受体结合,抑制小血管扩张,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减轻鼻痒、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此外,还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可减轻鼻黏膜炎症,抑制免疫反应,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3、鼻腔冲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生理盐水或2.3%的高渗盐水进行鼻腔冲洗,可清除鼻腔内的过敏原、分泌物、炎性介质等,减轻鼻黏膜水肿,改善鼻腔局部微环境,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4、免疫治疗:通过让患者反复接触逐渐增加剂量的过敏原提取物,诱导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对该过敏原的耐受,使患者再次接触过敏原时,过敏症状减轻或不再出现。一般采用皮下注射或舌下含服的方式给予过敏原疫苗。患者需注意,药物治疗时要按照医嘱规范使用,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进行免疫治疗时要严格遵循治疗方案,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生。同时,要注意记录自己的症状和发作规律,以便更好地调整治疗方案和预防发作。
党华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过敏性鼻炎怎么办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缓解症状、生理盐水清洁鼻腔、免疫调节治疗等。建议患者根据过敏严重程度选择个体化方案。1、药物缓解症状: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可通过阻断组胺H1受体减轻鼻痒喷嚏。鼻用糖皮质激素如丙酸倍氯米松鼻气雾剂可直接作用于鼻黏膜,抑制炎症因子释放。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可阻断白三烯介导的气道高反应性。联合用药可覆盖多种炎症介质,快速缓解鼻塞流涕。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2、生理盐水清洁鼻腔:生理盐水冲洗可机械清除过敏原、黏液及炎性物质,恢复鼻黏膜纤毛摆动功能,适用于花粉季等高发期的日常防护。冲洗时建议患者保持头部前倾,避免液体反流,配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等鼻用激素治疗时可提升药物吸收效率。3、免疫调节治疗:对于中重度持续性过敏性鼻炎患者,可采用舌下含服或皮下注射过敏原提取物的方式,诱导免疫系统产生耐受。治疗过程中,可遵医嘱逐渐增加剂量使Th2反应向Th1偏移,减少IgE生成并促进阻断性IgG抗体产生。初始阶段需密切监测过敏反应。该疗法可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减少药物使用,尤其适用于常规治疗无效的青少年患者,治疗期间需备肾上腺素,以应对严重过敏反应。建议患者避免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鼻用激素需正确掌握喷药方法,喷头稍偏向外侧避免损伤鼻中隔。另外,冲洗鼻腔时保持正确体位,防止液体进入中耳引发感染。日常维持室内湿度在40%-60%,加湿器需定期消毒。若出现高热、面部肿胀或精神萎靡,应立即就医。
党华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过敏性鼻炎如何根治
过敏性鼻炎目前无法根治,但患者可通过避免接触过敏原、药物治疗、特异性免疫治疗等方法来缓解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综合治疗方案。1、避免接触过敏原:患者需明确自身过敏原并尽量避开,常见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在花粉传播的季节,建议患者尽量减少外出时间,尤其是在早晨和傍晚花粉浓度较高的时候。平常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窗帘等,使用空气净化器和吸尘器,可减少尘螨和灰尘。另外,避免饲养宠物,或让宠物远离卧室等生活区域,以降低接触动物毛发等过敏原的机会。2、药物治疗:如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等鼻用糖皮质激素,能有效减轻鼻黏膜炎症反应,缓解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该药物通过直接作用于鼻黏膜,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鼻黏膜的充血、水肿,降低鼻黏膜的敏感性,从而达到治疗效果。一般需遵医嘱规律使用一段时间,根据病情逐渐调整用药剂量和频率。3、特异性免疫治疗:主要通过给患者反复注射或舌下含服逐渐增加剂量的过敏原提取物,使机体对该过敏原产生免疫耐受,从而减轻或消除过敏症状。如对尘螨过敏的患者,可采用尘螨过敏原疫苗进行脱敏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疾病的自然进程,降低对过敏原的敏感性,减少过敏性鼻炎的复发。建议患者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暖,避免冷空气刺激导致鼻炎发作,在季节交替等过敏高发时期,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另外,注意室内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同时,避免频繁使用鼻腔减充血剂,如盐酸麻黄碱滴鼻液,以免引起药物性鼻炎。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医生挂号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