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板蓝根入围防治甲型流感用药遭质疑

  “卫生部版”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中落选的板蓝根,在另一新版方案中又重新露面。板蓝根对预防诊治甲型H1N1流感到底有无效果,多方各执一词,让老百姓无所适从。   继卫生部9日公布《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前日推出了“中医药版”诊疗方案,对“卫生部版”方案中“中医辨证治疗”部分进行扩充。   “中医药版”诊疗方案相对“卫生部版”方案的主要变化:一是中医辨证分型由毒袭肺胃、毒犯肺胃、毒壅气营三种变为七种,包括邪袭肺胃、肺热炽盛、肺热移肠、邪盛气营、热陷心肝、正气外脱和余邪未净、肺胃阴伤;二是板蓝根颗粒、抗病毒口服液、鱼腥草注射液、小柴胡颗粒等中成药产品纷纷入围用药产品序列。   此前,已有不少专家对“板蓝根可防治甲型H1N1流感”说法提出质疑,因为板蓝根药性属寒,不可滥用。著名学者方舟子更是炮轰中医药能防治甲型流感的说法“很荒唐”。该“中医药版”诊疗方案一出,争议再起。   “中医药版”诊疗方案的主要发起人、中山大学附属三院中医科主任杨宏志对记者说:“这个方案是由业内一些重量级专家共同起草评议而定,包括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温病学研究所所长杨进,我们是希望对‘卫生部版’诊疗方案进行深入细化和补充,给专业医生们一些参考,只代表学会专家意见,并不是强制执行的标准。”   对于为何增加这么多中成药品种的质疑,杨宏志解释道:“目前只是在做预案,希望在流感真正大规模流行之前做好一些准备。因为目前国内甲型流感病例才两例,也不知道它会往什么方向发展,所以在用药选择上就做得宽泛一些。”   杨宏志表示,该诊疗方案根据以往流感治疗经验以及当前可以掌握到的信息研究制定,并没有具体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研究支撑。“根据流感的变化,我们还会进一步修改。”   ■观点擂台   反对派 板蓝根太寒不建议使用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温病教研室主任钟嘉熙认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的甲型流感病例症状,初步判断是“风热兼湿”,患者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并且有“湿”的表现:肌肉疼痛、疲乏、胃口差、作呕、腹泻等,因此在治疗上主张清热祛湿,中药使用要平和,不能使用板蓝根等太寒凉的药物,后者苦寒伤胃,会加重腹泻等肠胃不适症状。   支持派   光靠“达菲”肯定不够   不少医学界人士向记者表示,毕竟“达菲”太贵,一定时间内的生产能力也有限,全部用“达菲”储备来应对甲型流感诊治不太符合我国国情。   一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板蓝根等中药能对流感适应症产生疗效已是既定事实。他说:“一旦这个流感真的大规模流行,光靠‘达菲’储备肯定不够用,有关部门现在就应该加大对板蓝根等中药产品的储备。”   中间派   应对症下药不可乱吃   广东省中医院呼吸科主任林琳指出,板蓝根可用于治疗“热毒”疾病,流感病人一般都有程度不同的“热毒”症状,表现为高热、口干、出汗、脸红、大便硬结。甲型H1N1流感患者如果夹有湿邪、脾虚症状,即苦寒、腹泻,则应少用,但并非绝对,必须辨证施用。   杨宏志也表示,中医药的方子,不管是拿来预防还是拿来诊治甲型H1N1流感,都得经过专业医生指导才能用,不能一通乱吃。   ■厂家回应   民间热捧证明板蓝根受信任   作为国内板蓝根颗粒产品最大的生产商,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方广宏回应:“你去药店看看,虽然板蓝根没有入选卫生部版本的诊疗方案,但板蓝根颗粒一样卖得很好。为什么呢?大家长久以来已经对这个产品形成信任。非典刚开始的时候,板蓝根起初也没有入选卫生部的诊疗方案,但后来事实证明板蓝根还是有效果的。”
2016-04-02 14:13:15浏览9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脓疱疮反反复复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脓疱疮是一种常见的化脓性皮肤病,其反复发作的原因包括非疾病因素如环境因素、搔抓皮肤等,以及疾病因素如糖尿病、特应性皮炎等。为预防脓疱疮反复发作,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卫生,避免搔抓皮肤,改善居住和工作环境的温湿度。一、非疾病因素:1、环境因素:高温、潮湿的环境有利于细菌滋生和繁殖。如果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皮肤容易受到细菌侵袭,使脓疱疮容易发作和复发。尽量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潮湿环境,室内可使用空调、除湿器等调节温湿度。在炎热天气下,要及时更换汗湿的衣物,保持皮肤干爽。2、搔抓皮肤:脓疱疮引起的瘙痒感容易让人不自觉地搔抓,搔抓会破坏皮肤的完整性,使皮肤的屏障功能受损,一方面让细菌更容易侵入皮肤引发感染,另一方面还可能导致脓疱疮的疱液扩散,使感染范围扩大,从而导致病情反复。二、疾病因素:1、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血液中糖分含量高,为细菌生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而且糖尿病还会影响身体的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导致皮肤的防御能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且感染后难以愈合,致使脓疱疮反复发作。2、特应性皮炎:这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患者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皮肤干燥、瘙痒,容易出现抓痕,从而增加了细菌感染的机会,导致脓疱疮反复发作。如果发现脓疱疮症状反复不愈,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妇科炎症反反复复一直不好怎么办
妇科炎症反反复复一直不好,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规范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等来应对,建议患者前往正规医院妇科,在医生全面检查诊断后,开展系统治疗。1、调整生活方式:规律作息可辅助维持内分泌稳定,避免因内分泌失调导致阴道微生态失衡,增加炎症风险。慢跑、瑜伽等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炎性物质的吸收。另外,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可辅助减少病原体滋生。2、规范药物治疗:对于阴道炎、宫颈炎等常见妇科炎症,克霉唑阴道片和抗宫炎片能发挥显著作用。克霉唑阴道片是广谱抗真菌药,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的麦角固醇生物合成,增加细胞通透性,导致细胞内重要物质外漏,从而抑制真菌生长。抗宫炎片由广东紫珠、益母草等中药组成,通过清热祛湿、化瘀止带,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炎症介质释放,减轻宫颈及盆腔的炎症反应,缓解因慢性宫颈炎、盆腔炎导致的白带增多、下腹坠胀等症状,不良反应较少,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头晕现象。3、物理治疗:采用激光、微波等物理疗法,利用其产生的热效应,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状态,提高新陈代谢,有利于炎症的吸收和消退。激光能精准破坏病变组织,促进组织修复;微波则通过热凝固,使局部血管扩张,加速血液流动,带走炎症产物,适用于慢性盆腔炎、宫颈炎等。建议患者治疗期间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不得擅自停药或增减药量。另外,进行物理治疗时,选择正规医疗机构,降低治疗风险。同时,注意观察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的效果,若出现异常,如出血、疼痛加剧等,及时就医。
赵英帅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反反复复发烧是什么引起的
反复发烧可能是由于环境因素这一非疾病因素引起的,也可能与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疾病因素有关。建议患者积极就医,通过详细的检查和诊断,找出潜在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一、非疾病因素: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中或在密闭的空间内工作,可能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进而出现反复发烧的情况。此外,季节变化、气候异常等也可能对体温产生影响,但通常这种影响较为短暂,不会持续导致反复发烧。二、疾病因素:1、感染性疾病:这是导致反复发烧最常见的原因。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等侵入人体后,可能引发持续或反复的发热。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包括病毒性感冒、细菌性肺炎、扁桃体炎、脑膜炎等。这些疾病通常伴随有其他症状,如咳嗽、咳痰、咽喉疼痛、头痛等。治疗时,需根据病原体类型遵医嘱选择合适的抗感染药物,如阿奇霉素等。2、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这类疾病会导致免疫系统异常激活,攻击自身组织,从而引发炎症反应和反复发热。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反复发烧通常伴随有其他系统症状,如关节疼痛、皮疹、乏力等。治疗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免疫调节剂来控制病情进展,如环孢素等。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均衡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避免长期处于高温或密闭环境中,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此外,定期体检,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疾病。
王利群主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细菌性阴炎反反复复怎么办
细菌性阴炎通常是指细菌性阴道病,如果病情反反复复,可通过改善生活习惯、外用药物治疗、口服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法处理。该疾病是因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以兼性厌氧菌及加德纳菌等增多为主的混合感染性疾病。1、改善生活习惯:保持外阴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避免使用刺激性清洁剂,勤换内裤,选择棉质、透气性好的款式,不穿紧身化纤内裤,减少局部闷热潮湿环境。注意性生活卫生,固定性伴侣,正确使用安全套,避免经期性生活。同时,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适度运动,均衡饮食,降低疾病复发风险。2、外用药物治疗:患者可遵医嘱选用抗厌氧菌药物的外用制剂,如甲硝唑栓、替硝唑阴道泡腾片,直接作用于阴道患处,抑制并杀灭过度生长的厌氧菌,恢复阴道正常菌群平衡。3、口服药物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口服药物可系统地对抗致病菌。常用的有甲硝唑、替硝唑,能抑制阴道内异常增殖的厌氧菌,从体内改善阴道菌群失调状况;克林霉素也可用于治疗,对多种厌氧菌具有抗菌活性,帮助消除感染,减轻炎症反应,促使病情好转。4、物理治疗:在照顾的医疗机构进行物理治疗可辅助改善阴道内环境。用微波治疗、红外线照射等方式促进阴道局部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有利于药物吸收和炎症消退,降低细菌性阴道病复发的可能性。如果出现白带增多、有鱼腥臭味等症状,建议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妇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处理。严格遵循医嘱完成治疗,勿自行停药或更改用药。密切关注白带情况,如果再次出现白带异常、异味、瘙痒等症状,应及时复诊。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