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痛,特别是右肋痛,又称肝区痛,占全部肝炎病例的80%以上,为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肝区痛的原因很多,主要有肝脏肿大,肝的被膜被动性牵拉所致;肝实质发炎以及肝周围及邻近组织器官发炎,刺激或粘连,牵拉腹膜引起;胆囊疾思,胰腺炎;肋间神经痛,肋间肌肉,肋软骨炎性疼痛以及右侧结肠曲、肾盂、输尿管结石或炎症等。饮食生冷或情绪激动引起胃肠痉挛也可导致肝区疼痛。因此,肝区痛不一定都是肝炎,需要认真了解病情,加以诊断,合理辩治。
肝炎的右肋痛与杂病右肋痛不同,一般杂病右肋痛具有走窜不定,痛不拒按或两肋俱痛的特点,而肝病肋痛其痛处较为固定,轻度拒按,多为右肋痛。
临床上多出现以下几种类型:
(1)肝胆湿热;其疼痛特点为胀痛或刺痛,伴有黄疸或肝功能异常,舌苔黄腻、尿黄、纳差等症,可在清利湿热的处方中配伍制香附、部金、青皮、元胡等药。
(2)肝气郁滞,以右肋胀痛,情绪不快则加重或心烦,抑郁不快,或嗳气响亮,喜太息,脉弦,舌暗苦薄少等症。可在硫肝解郁的处方中酌加制香附、银柴胡、宵陈皮、元胡、冰片等药(冰片系少量冲服)。
(3)肝阴亏损:以隐隐作痛为特点,精神疲惫及失眠均可使症状加重。口渴咽干,手足心热,脉细弦,舌红少苔。可在滋养肝阴的处方中重用白芍、芦根、女贞子、枸杞子等药。
(4)肝血不足:以隐痛为特点,休息后减轻,活动后加重,伴见指甲,唇舌淡白无华,脉细弱,睡眠多梦,头晕等症,可在养血方中加重当归须、白芍、制香附、枸杞子等药。
(5)肝血淤阻:以深部刺痛,晚间加重为特征,伴见唇舌淤滞色,面晦暗,脉沉涩等症。可在活血化淤处方中加入生蒲黄、五灵脂、元胡、丝瓜络、路路通、制香附、川芎等药。
肝区疼痛明显,叩击痛明显,面色晦暗,全身明显削瘦者,当进一步检查、以排除有否肝癌后,再继续用药治疗。
总之,《内经》论治肝不外甘缓、辛散、酸泻三法。凡肋痛,药必慎用刚燥,当以柔药为主,谨防伤肝之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