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效果与乙型肝炎的发病机理有关:若机体内存在抗-HBs,对入侵的乙型肝炎病毒有中和能力,可防止感染。接种后刺激机体产生抗—HBs、达到防止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目的。
(2)与生物制品的种类有关:活疫苗,接种剂量小、接种1次即可有效。乙型肝炎疫苗员灭活(死疫苗),故须接种3次,才可产生足够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抗—HBs.
(3)与生物制品的质量有关:制作的疫苗,要求滴度稳定,抗原性好。疫苗出厂后,运输、储存、发放、使用等各个环节均应保证有一个适宜的条件(2—8℃暗处,不冻结)。滴度稳定、抗原性能好,在有效期内(生产2年内有效)使用,即可获得有效免疫。
(4)与疫苗接种的实施有关:剂量,在一定限度范围内,疫苗接种剂量的大小与形成抗体的滴度高低成正比,与抗体的维持时间成正比故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最佳剂量,以便达
到最佳保护效果。对已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孕妇的新生儿,最好是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及乙型肝炎疫苗(30ugx 3)同时使用;对健康孕妇的新生儿。有报道证实,小剂量(5ug或更低)近期效果甚佳,但其远期效果堪忧。
接种期间,为阻断母婴传播,新生儿应在出生24小时内接种第1针。特别是孕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超过48小时就会影响免疫效果,最好于24小时内先接种1支乙型肝炎免疫球蛋
白,1周后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按0、1、6程序)。配偶之间,发现一方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另一方应立即接种1支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l周后开始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按时完成3针免
疫。婚前发现一方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另一方应在婚前完成乙型肝炎疫苗全程接种。
全程接种,第1、2针为基础免疫,策3针为加强免疫。以后逐渐下降,至少可维持3—5年。接种1针达不到防止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目的,接种2针,抗体可维持1年左右.故全程接
种十分重要。
(5)与接受制品机体的免疫状态有关:无论何种疫苗接种后,总有少数人对疫苗无应答(即不产生抗体),加大剂量可有低反应,甚至仍无反应。故任何疫苗的保护率,均不可能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