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科医生博客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传染科 > 传染科医生博客

为什么要肝肾同治?

举报/反馈
2016-01-16 19:05:4539健康博客

肝与肾的关系是“木”与“水”的关系。《京问·五运行大论》指出;“肾生髓,髓生肝”,肾水可以涵养肝木,水充则木荣,水亏则木槁。李中梓所谓:“乙癸同源,肝肾同治”即发明此义.指出木之生机根养于肾水,滋补肾水即可以涵养肝木,故临床上常肝肾同治。又由于肾处下焦,“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肝藏血.血可以化精下藏于肾,肾藏精,精可以化气,气可以化血藏于肝。由于肝肾的特殊关系,故临床上常采用滋肾养肝法、滋水涵木法。另外,其它脏腑病久,亦必下伤于肾,所谓“久病必及肾”。肝之经脉绕阴器,与肾主生殖密切相关。慢性肝炎常见之腰膝酸软,关节疼痛,头晕耳鸣,两目干涩,卧寐不安,阳萎遗精,月经不调等症,都与肝肾亏损有关。林佩琴谓:“夫肝主藏血,血燥则肝急,凡肝阴不足,必得肾水以滋之,血液以濡之”(《类证治裁·卷之三·肝气》)。前已述及,肝的自然伸展不可压抑之性,系根于肾水涵养的基础之上。可见,其刚寓于柔中,柔中有刚,刚柔兼具。欲使刚性正常,必须要柔养肝体。故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卷一·中风》中指出:“肝为刚脏,非柔润不能调和也”。柔肝之法与滋补肾阴的方法往往是难以截然分开的,这也体现了肝肾在阴血方面密切的生理病理联系。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