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结核病是一种古老的传染性疾病,随着抗菌素的广泛应用,其危害直线下降。然而近二十年来,结核病似乎又卷土重来。近日,国际结核病与肺部疾病联盟亚太区主席、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结核病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撷秀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结核病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
记者:结核病这种古老的传染性疾病,现在的发病情况怎样?
王撷秀:结核病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产生的疾病。我国最近一次的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是在2000年进行的,当时估算,全国有4.4亿人已经受到结核杆菌的感染,其中40岁以上人群受感染的比例相当高。不过,结核杆菌感染后并不是都会发病,约5%~10%的受感染者会发生临床性结核病,其他人只停留在感染状态。也就是说,结核杆菌进到身体里,只要免疫系统足够强大,能将其控制住,肺里也基本查不出异常情况,充其量有一些纤维、钙化病灶,没有活动病灶,不会传染别人,也不会发病。结核杆菌在体内活着,但是不活动,被称为休眠菌。这部分潜伏结核感染人群是结核新发病人的来源之一。
记者:哪些人群是结核病的高危人群呢?是否需要重点监测和筛查?
王撷秀: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2015年全球控制策略中,除了继续强调积极早期发现结核病人、及时给病人进行合理治疗、筛查接触者和高危人群、接种疫苗,还明确提出在一些潜伏感染人群中开展预防性治疗。在2014年10月末发布的“潜伏感染管理指南”中提出三大类结核菌潜伏感染人群。第一类必须做潜伏感染筛查,包括结核病人密切接触者、艾滋病感染者、肿瘤患者、肾透析患者、器官移植者、矽肺患者。第二类需要考虑做潜伏感染筛查,主要包括群居人群和流动人口,比如监狱服刑人员等,其余人群没有推荐。第三类,青少年和老人是结核病的高发人群,也需要格外留意。
记者:公众应该如何预防结核病?
王撷秀:提高免疫力是预防结核病的重要因素,只要大家维持良好的生活方式,起居规律、饮食均衡、坚持锻炼、不吸烟、不酗酒等,就不太容易发病。还要让屋子保持通风,这样即使家里有结核病人,也能保护其他人免受结核病的侵袭。
记者:如果家里有人已经得了肺结核,其他人需要筛查吗?
王撷秀:指南建议,如果家中有结核病患者,那么家庭里的儿童和成人都要筛查,即使已经接种卡介苗,也不能预防所有的结核病。现在我们推荐用γ干扰素释放试验分析技术(IGRA),它比过去的结核菌素试验更准确。另外,家人还要密切观察身体状况,比如是否出现咳嗽等症状,并及时就
副主任医师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感染/传染科
主治医师
周口市中心医院 内科传染科
主任医师
南平市第一医院 传染科
副主任医师
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 传染科
主任医师
高州市人民医院 传染科
二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西安市阎良区前进路1号
三级甲等 专科医院 公立
总院: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延安路395号;城西分院: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萍水路333号;华家池分院: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凤起东路73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民营
华阴市
三级甲等 专科医院 公立
上海市杨浦区政民路507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汝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三级 专科医院 特色医院
北京东路1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