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体报道,9月22日广州出现第一例登革热死亡病例时,全市的报告病例数为5190例;15天过去了,截至10月6日全市报告病例数已达19631例,接近2万大关。6日一天广州增加1467名病例。广州市卫生局、市疾控中心对全市614个社区、村居进行蚊媒监测发现,仅有259个达标,达标率仍未过半。
登革热如何传播?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病毒性出血热室主任李德新介绍,伊蚊雌蚊吸食被感染人员的血液,获得病毒并在蚊体内繁殖,再经叮咬传染给人类。
“虽然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播,但不能掉以轻心。”李德新强调,当下处于蚊虫活跃期,且病毒在蚊体内至少可存活30天甚至终生,致使登革热病毒传播速度快,蔓延范围广。
尽管近期登革热集中在南方地区爆发,并不代表北方可以“高枕无忧”,“如果一位病毒携带者北上逗留,仍会通过蚊虫叮咬来感染给当地人。
登革热为何难以控制?
目前登革热病毒仍在肆虐,病例人数持续增长。李德新指出,一般传染病在潜伏期是没有传染性的,但登革热在潜伏期的最后几天,就有了巨大的传染风险;同时有的人是“隐性感染”,即在感染后不会出现任何症状,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从而成为未经隔离或接受治疗的病毒源加剧传播,给防控带来难度。
由于我国近年来并没有大面积爆发过登革热,相关研究工作尚未深入开展。目前全世界也没有有效的疫苗来预防登革热。
面对登革热我们能做什么?
蚊虫叮咬是登革热的唯一传播途径,因此“对付”登革热的关键在于灭蚊。
1、清理屋内积水,多注意下水道等潮湿地方的卫生,以免蚊虫孳生。
2、对于水生植物,应勤换水并洗净根部和容器,以防有残余的蚊幼和蚊卵黏附在根部和容器壁上,或改用沙养。
3、清理垃圾,注意居家卫生,保持所处区域的清洁,防止蚊子活动。
4、屋内蚊虫活动较频繁时,可考虑使用灭蚊剂、蚊香等驱蚊。
5、纱窗、蚊帐等屋里隔绝工具要安装好。
6、由于伊蚊的习性特殊,喜欢在日间活动,居民外出时最好穿长衣长裤,或者涂抹蚊虫趋避剂。
7、尽量避免到登革热流行地区活动。外出游玩时一定要使用驱蚊剂,着防蚊长袖避免蚊虫叮咬。
8、如在登革热流行季节或者去登革热高发国家旅游回来一旦出现突发高热、剧烈头痛、眼眶痛、关节肌肉疼痛、皮疹等症状体征,应尽快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流行病学史以助诊断。